众力资讯网

江南造船博物馆的前身江南造船厂有多牛,民国初年就能造万吨巨轮

江南造船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鲁班路600号江南造船大厦的综合类博物馆,前身为2004年开放的江南造船厂厂史博物馆,它

江南造船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鲁班路600号江南造船大厦的综合类博物馆,前身为2004年开放的江南造船厂厂史博物馆,它是上海唯一的跨越三个世纪的造船行业大型博物馆,浓缩了1865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立141年的历史,展示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史、近代工业发展史、近代国防发展史的变迁。

江南造船厂是洋务运动重大成果

1865年,在清朝两江总督李鸿章的支持下,其心腹爱将、苏松太兵备道丁日昌积极筹措资金,在上海虹口等地建立了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江南制造总局,这同时也是李鸿章等洋务派建立的最大规模军工企业。但由于西方列强不许中国自行发展军工产业,两年后江南制造总局被迫从虹口租界搬走,迁至黄浦江畔的高昌庙陈家港。

当时的高昌庙一带还是一片荒芜,仅有大片农田,因此江南制造总局顺利占用了70多亩土地,兴建了大片厂房;同时还借助靠近黄浦江的便利,建造了一座长达99米的泥质船坞。就是在这座船坞里,近代爱国科学家徐寿及其儿子徐建寅等人自行研制了中国第一艘大型机器轮船,于1868年7月29日正式竣工。

曾国藩调走后,遭受多年冷遇

下水试航的当天,黄浦江两岸观者如堵。此后该船又从上海驶往南京。时任两江总督的湘军统帅曾国藩(李鸿章已于1867年转任湖广总督)于下关码头登上这艘新船,一直行驶到采石矶、翠螺山附近的江面。欣喜之余,曾国藩亲自以“四海波恬,厂务安吉”之意,将这艘船取名为“恬吉”号(后为避光绪帝载湉的名讳,又改为“惠吉”号)。不久,江南制造总局又先后建造了7艘军舰,其中就包括中国第一艘暗轮推进的蒸汽战舰——“操江”号。

但中国的军工造船业毕竟起步太晚,距离西方列强仍有太大差距,始终入不了李鸿章等实权大臣的法眼。1870年,李鸿章赴北京任直隶总督,并兼任北洋通商大臣,大张旗鼓的开始打造北洋舰队。但在采购军舰过程中,他听信了洋顾问威妥玛、赫德等人“制造耗费,购雇省事”的谬论,将大笔白银用于从海外采购,江南制造总局的造舰事业因缺乏资金而被迫中止,那座巨大的船坞也因此一直闲置近30年。

迎来独立发展契机,又赶上清朝覆灭

直到1904年,两江总督周馥上任后立志复兴船厂,并提出了“划分船坞,改照商办”的方针,将船坞从江南制造总局中独立出来,并命名为“江南船坞”,采用商业化运行,不仅生产军舰炮艇,还生产民用船只,为江南船坞开辟了新的道路。此后6年,江南船坞累计造船136艘,其中便包括海军大臣载洵的座舰、500吨级的“联鲸”号。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迅速垮台,江南船坞也在几个月后正式被新成立的国民政府接收,再次改名为“江南造船所”,又一次迎来了新的黄金发展时期,不仅承接国内纷至沓来的订单,还承接不少国外订单,其中就包括美国运轮部订制的4艘大型运输船,每一艘满载排水量都达到14750吨,而且船上的发动机、轮轴等许多重要部件都由江南造船所下属工厂自行制造。

就是靠着这笔巨额订单,江南造船所“鸟枪换炮”,不仅新建了4座大型船台,扩建了厂区,还添置了新式车床等76台大型机器,连所有的蒸汽动力机也改成了电动机,工人也从3000余人猛增至8000人。

展览的“远望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