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束手无策,却称中国能行!特朗普的盛赞,背后其实是一个大坑

今天来聊一个国际热点话题:美国自己深陷俄乌冲突的困局难以脱身,却频频对外宣称“中国有能力打破这个僵局”。这种听起来矛盾的

今天来聊一个国际热点话题:美国自己深陷俄乌冲突的困局难以脱身,却频频对外宣称“中国有能力打破这个僵局”。这种听起来矛盾的说法,如今已成为国际舆论高度关注的焦点。

近日,特朗普公开表示,他认为中国或许能对俄罗斯总统普京产生“重大影响”,从而结束这场持续三年多的冲突。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曾扬言对华加征高额关税的政治人物,还计划在月底APEC峰会期间,与中方举行长时间会晤。

对于特朗普的这种“盛赞”,我们其实并不陌生。近年来,从美国到欧洲,类似的声音从未间断,不断给中国戴上各种各样的“高帽”。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并不复杂:面对持续三年多、让西方倍感棘手的俄乌冲突,西方自身早已无计可施。持续的制裁没能迅速压服俄罗斯,直接下场对抗的风险又极高,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可他们不愿展示出软弱,于是将目光投向中国,希望由中国出面对俄罗斯施压,以此打破僵局。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所谓“中国能对普京施加重大影响”的说法,本身就是精心设置的话语陷阱,更是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常识的伪命题。普京作为俄罗斯的领导人,其所有战略决策都基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俄罗斯作为拥有完全主权的大国,最终选择绝不可能被任何外部力量轻易左右,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常识。

因此,特朗普的这一“盛赞”,实则是同时给中国和俄罗斯挖的“坑”。对中国而言,这是赤裸裸的责任转嫁:西方试图通过抬高中国的“影响力”,将解决冲突的主要责任压到中国肩上。一旦中国未能按其预期推动“停火”,西方便会立即调转枪口,把谈判破裂、冲突延续的责任扣在中国头上,甚至以此为借口加大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此前欧盟在特朗普施压下,将12家中国石化企业列入黑名单,就是这套“施压-抹黑-制裁”套路的预演。

对俄罗斯而言,这种论调则是在刻意制造猜疑,试图离间中俄关系。西方明知中俄合作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却故意把中国描述成“能左右俄罗斯决策的力量”:既想让俄罗斯对中国产生“被干预”的误解,又想让国际社会误以为中俄是“不平等的依附关系”。可这种挑拨伎俩,显然低估了中俄战略互信的牢固程度。当前中俄本币结算占比已达48%,能源合作持续深化,“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即将通气。这种基于主权平等的战略合作,绝非几句挑拨就能动摇。

面对西方的“高帽”与陷阱,中国的立场始终清晰、一致且负责任:我们坚定支持和平,主张劝和促谈,坚持对话协商是解决危机的唯一正确途径,但绝不会落入西方的话语陷阱,更不会替他人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西方的“束手无策”与对中国的“高度期许”之间,折射出的正是他们自身战略的严重困境。他们既不愿承认在俄乌问题上的决策失误,又不愿付出实实在在的和平努力,只能寄望于用“高帽”套住中国,用陷阱牵制中俄。

但中国早已看穿这一切。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以自己的方式推动和平进程:既不会因为西方的“盛赞”偏离中立立场,也不会因为外部施压放弃劝和促谈的努力。要知道,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靠给某一方设“坑”实现的,而是需要俄乌双方相向而行,需要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放下冷战思维,停止拱火递刀,共同为对话谈判创造条件。这,才是解决俄乌冲突的唯一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