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七里峪,每口呼吸都带着松针的清香。”在山西临汾霍州市七里峪国家森林公园的原始森林步道上,来自太原的游客李女士摘下口罩深吸一口气,对记者说。作为“中国森林氧吧”“国家级森林公园”,这座藏在太岳山脉深处的“绿肺”,正以20℃的夏日均温、95%的森林覆盖率,成为山西人“家门口的避暑天堂”。
今年入夏以来,七里峪单日游客量突破800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这座“养在深闺”的森林公园,凭什么成为“顶流”?记者实地探访,为您解锁这份“原始森林的生存指南”。
从“伐木场”到“绿肺”:一座森林公园的30年蜕变七里峪的故事,始于一场“绿色觉醒”。
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霍州重要的木材产区,过度砍伐让山体裸露、水土流失。1992年,随着“封山育林”政策推进,当地政府启动生态修复;2006年,七里峪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20年,入选“中国森林氧吧”。30余年深耕,这里从“伐木场”变身“生物基因库”——森林覆盖率从45%提升至95%,保存了华北落叶松、白桦、红桦等300余种乔木,以及金钱豹、褐马鸡、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成为太岳山脉的“生态明珠”。
“我们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霍州市林业局局长张建国介绍,公园内仅保留1条主游览步道、3处观景台,其余区域均为“无人区”;游客中心、生态厕所等设施均采用太阳能供电,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
七里峪的魅力,在于它的“原始感”与“层次感”。从山门到主峰,5公里的步道串联起瀑布、峡谷、原始森林三大景观带,每一步都有新惊喜。
1. 七里峪瀑布群:夏日里的“清凉剧场”沿步道上行2公里,便听见“轰隆隆”的水声——七里峪瀑布群到了。这里分布着大小7处瀑布,主瀑“玉龙潭瀑布”落差30米,水流从崖顶倾泻而下,砸入深潭溅起层层白雾;旁边的“双叠瀑”如两条银链并行,阳光穿透水雾,能看见若隐若现的彩虹。
“夏天来这儿最爽!”带着孩子来避暑的太原游客王先生说,“孩子脱了鞋在潭边踩水,我们坐在石头上啃西瓜,听着瀑布声,比待在空调房舒服多了。”
2. 红崖峡谷:亿年地质的“天然画廊”继续向深处走,红崖峡谷的丹霞地貌令人震撼。红色砂岩经亿万年风蚀水侵,形成“一线天”“棋盘石”“神龟探海”等奇观。峡谷内湿度大,青苔覆盖岩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达每立方厘米2万个以上(城市公园的10倍),被游客称为“天然大氧舱”。
“地质爱好者一定要来!”临汾市登山协会会长李岩说,“这里的岩石层理清晰,能看到‘寒武纪’到‘第四纪’的地层叠加,是天然的地质教科书。”
3. 原始森林步道:触摸“活的森林”公园最精华的,是一条长8公里的“原始森林步道”。这里保留了未开发的天然林,树木平均树龄超80年,苔藓爬满树干,松鼠在枝头跳跃,偶尔还能遇见刺猬、野兔。步道旁设“科普牌”,介绍“红桦的树皮为啥是红的”“松萝如何寄生在松树上”等趣味知识。
“我带孩子认了20多种植物!”太原某小学的自然课老师陈女士说,“孩子们蹲在地上观察蚂蚁搬家,盯着松果研究‘松树的种子怎么传播’,比课本生动多了。”
4. 民俗体验:藏在山脚下的“霍州记忆”下山后,可到山脚下的“七里峪民俗村”逛逛。这里保留了霍州传统民居“四合院”,村民会做“霍州年馍”(用枣花、鱼形模具蒸制)、“柿子醋”(用野生柿子发酵),游客可参与“磨豆腐”“扎染”等体验活动。
“我们的年馍不用酵母,全靠老面发酵。”70岁的民俗村村民赵大娘边揉面边说,“游客爱吃,我们就教他们做,也算传承手艺。”
外部交通:
自驾:太原出发,走二广高速至“霍州出口”,转S233省道,导航“七里峪国家森林公园”(全程约1.5小时,景区停车场免费);
公共交通:临汾西站乘“临汾-霍州”城际公交(30分钟,票价10元),霍州汽车站转乘“霍州-七里峪”旅游专线(40分钟,票价15元)。
周边联动:
霍州署(车程20分钟,看“华夏第一州衙”);
陶唐峪(车程30分钟,另一个原始森林景区,以“水帘洞”闻名);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车程1小时,主峰霍山海拔2566米,适合登山爱好者)。
门票与导览门票:50元/人(含往返观光车,可直达瀑布群入口);
优惠政策:60岁以上老人、学生凭证半价;1.2米以下儿童免票;
导览服务:
人工讲解(40元/场,10人内,含森林生态、地质知识解读);
语音导览器租赁(20元/台,含中英双语,扫描二维码听景点故事);
最佳游览时间:
夏季(6-8月):均温20℃,避暑首选,瀑布水量充沛;
秋季(9-10月):红叶漫山,层林尽染,适合摄影;
避开雨季(7月下旬-8月上旬):部分步道可能湿滑,需穿防滑鞋。
森林瑜伽:每周六上午9点,景区在“玉龙潭”旁开设“森林瑜伽课”,专业教练带领在松涛声中舒展身体(收费80元/人,含瑜伽垫);
夜观昆虫:夏季20:00-21:30,自然导师带队用手电筒观察“萤火虫”“纺织娘”等夜行动物(适合亲子,收费50元/家庭);
森林野餐:指定区域可自带食材野餐(需自备垃圾袋,景区提供消毒餐具租赁,10元/套)。
美食与住宿景区美食:
民俗村“老霍家饭庄”:霍州臊子面(肉臊子配豆腐、土豆,汤浓面筋)、炒莜面(配山蘑菇,鲜香浓郁);
售卖点“森林小铺”:霍州柿饼(自然晾晒,无添加)、野生猕猴桃干(酸甜开胃)。
住宿推荐:
森林木屋(景区内,独立卫浴,推窗见树,380元/晚起);
霍州古城民宿“汾水人家”(距景区20分钟车程,仿明清民居,体验剪纸、年馍制作)。
注意事项原始森林步道部分区域无信号,建议提前下载离线地图;
禁止携带火种进山,严禁吸烟、野炊;
保护野生动物,不投喂、不捕捉;
夏季备防蚊液,秋季带薄外套(山顶温差大)。
游客故事:在森林里,找回“慢生活”的能力“在公司每天看电脑12小时,来了七里峪才发现,原来云是会动的,风是有声音的。”来自北京的互联网从业者刘先生说,他请了3天假专门来“充电”:“在原始森林步道走了5公里,没看手机,只听鸟叫、闻松香,回来后工作效率都提高了。”
太原的退休教师王阿姨则是“五刷”游客:“第一次看瀑布,第二次认植物,第三次带孩子做年馍,这次来参加森林瑜伽——七里峪像个‘百宝箱’,每次来都有新收获。”
结语:七里峪,是“公园”,更是“生命的课堂”从“伐木场”到“绿肺”,七里峪用30年证明: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可以共生。这里没有网红打卡点的喧嚣,有的是松针的清香、瀑布的轰鸣、松鼠的跳跃;这里不教“征服自然”,只教你“倾听自然”。
正如公园入口的标语所说:“七里峪不是用来‘打卡’的,是用来‘生活’的。”
这个夏天,不妨关掉空调,背上行囊,来七里峪的国家森林公园里,做一天“森林的孩子”——呼吸最新鲜的空气,看最原始的风景,找回最本真的自己。
(注:文中数据截至2024年9月;具体开放时间、活动安排以景区当日公告为准;建议出行前关注“霍州文旅”官方平台获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