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美刚坐上桌,美商务部长退出谈判,我国高层反对,不准脱钩断链

谈判桌刚刚摆开,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连椅子都没坐热,就被请离了现场。这场在吉隆坡启动的中美经贸会谈,原本期待能上演一场重磅

谈判桌刚刚摆开,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连椅子都没坐热,就被请离了现场。

这场在吉隆坡启动的中美经贸会谈,原本期待能上演一场重磅对话,却转眼成了临阵换将的闹剧。

核心问题直指中美如何在拉锯与对抗中,摸索出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共存之路。但眼下气氛紧张,远超任何人预料。

美方在会谈前的一系列动作让人摸不着头脑。特朗普政府一度摆出强硬的姿态,仿佛随时会对华采取行动,可转眼就派高级贸易官员火速赶往吉隆坡,表现出急切谈判的样子。

这其实是美方惯用的策略,一边拉高威胁调门施压,另一边又试图捞取实际好处,通过反复试探来摸清对手底线。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在24日明确表态,中方一贯反对“脱钩断链”,并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他强调,前几轮磋商证明,只要双方平等协商、相互尊重,就能找到解决分歧的途径,推动经贸关系健康发展。这番话不仅划清了中方的红线,也回应了美方近期的摇摆言行。

美方在会谈前不断释放威胁信号,从稀土管制到软件出口,再到所谓的“301调查”,几乎在各个领域加压。

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说法反复无常,一方面抱怨中方稀土限制,另一方面又声称不想脱钩。

分析指出,本轮谈判的重点已从共同利益转向威胁管理,关键包括管控战略误判、明确地区缓冲区,以及应对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

美方的盘算看似精明,却常常不得要领。他们想制裁中国高科技,又指望中国继续采购大豆和波音飞机;嘴上强硬,行动却不得不调整。

贝森特领衔的新一轮对话,表面是沟通,实为试探。美方考虑对“软件驱动产品”加码限制,仿佛手里没多少牌可打,只好虚张声势。

这种举措对中国影响有限。短期看,华为、中芯等企业会承受技术出口压力,但长远而言,这反而激发中国在芯片、5G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自主创新。

近年来,中国在这些方面的进步已让世界瞩目,外部压力越大,内生动力越强。

美方推出“50%规则”后,中方立即以稀土出口管制回应,有人形容这是“以牙还牙”。美国想通过科技限制逼中方让步,却没料到陷入稀土的困境。

稀土是智能手机、导弹和芯片的关键材料,全球超七成产量来自中国,加工技术更是独到。美国虽有矿产,但从开采到精炼都依赖中国的产业链优势。

中方的反制不止于资源。在超硬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等领域,中国的出口管制愈发灵活,让美企头疼不已,也冷却了“脱钩”的呼声。

道理很简单,谁都想获利,但没人愿把自己逼入绝境。一旦稀土供应受限,美国的新能源、军工和科技产业将受重创。

美方看似强硬,实则进退两难。他们想用软件和高科技限制拖慢中国企业,却又离不开中国市场消化农产品和飞机。

在谈判桌上,美方不得不摆出咄咄逼人的样子,生怕被视作软弱,可一到需要中方配合时,又得放低姿态。

特朗普政府内部的矛盾在会谈中暴露无遗。卢特尼克代表鹰派,其“50%规则”像双刃剑,既伤及中国企业,也冲击美国本土产业。

总统更关注大选得分,急于展示中美关系缓和的成果。于是,在压力下,卢特尼克被换下,贝森特上台,美方想打“温和牌”,但中方并不买账。

中方高层直言:谈可以,但必须平等。想边打边谈?绝无可能。中国的底气来自对全局的掌控,稀土和超硬材料等“杀手锏”一出,美方的强硬话术便软了下来。

中方不一味对抗,坚持“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的原则,这体现了实力与自信。

只要美方愿意平等协商,中方随时可谈;若美方一味挑事,中方绝不退让。中美分歧短期难消,但只要对话持续,局势就不会失控。

谈判桌上的每次交锋都在考验双方的耐心与智慧,美方想用新规限制中国,反被反制拖住脚步。

中国的应对不仅是“以牙还牙”,更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不可替代性。美方想脱钩断链,终究只是空谈。

下一步,谁能率先打破僵局,取决于诚意与智慧。桌下的暗战刚起步,谁都大意不得。

美方或许能暂时压制中国,但时间一长,谁笑到最后早已写在现实中。这场谈判的焦点在于中美能否找到共同接受的道路。

中方立场明确,若美方继续“边打边谈”,结局只会两败俱伤。合作需真诚意,全球化已将中美利益捆绑,脱钩不现实。美国若执着“美国优先”,终将自食其果。

对此你怎么看?

评论列表

劲秋
劲秋 19
2025-10-25 19:29
换谁都无所谓,即使特朗普亲自上场都一样,坚持我们的立场
闲庭信步
闲庭信步 18
2025-10-25 21:58
美国谈判恶习劣迹斑斑,朝鲜停战谈判历经两年多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是要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方针,边打边谈,打痛它才有记性,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大风吹
大风吹 10
2025-10-25 20:25
再搞几年,中国就被逼的没有了短板,
用户10xxx56
用户10xxx56 1
2025-10-26 00:08
没有谈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