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世上的鬼,向来不怕黑,怕光。可如今的鬼,偏生爱扎堆在亮处——直播间、热搜榜、情感专栏头版,穿西装打领带,开口闭口“女性觉醒”“男性困境”,说得比圣贤还正经,赚得比贩子还狠。
我前些日子,在一个所谓“婚恋观察”的节目里,看见一对男女对坐如审犯人。女的说:“你月薪没到两万,凭什么谈结婚?”男的冷笑:“你三十一岁,还有资格挑?”两人唇枪舌剑,字字见血,台下观众拍手叫好,弹幕飞舞:“骂得好!”“清醒!”
可我细看他们眼神——空的。不像是在找伴侣,倒像是在拍卖行竞价,彼此不过是待价而沽的货品。谁动了情,谁就输;谁先低头,谁就贱。爱情早不在了,只剩一场精心排练的互殴。
茶水间里也常听人聊。一个姑娘抱怨:“我前任是海归,年薪百万,现在这个……连车都买不起。”另一个接话:“现在的男人,不是妈宝就是废物,能指望什么?”旁边的男人也不甘示弱:“女人?三十岁还单身,不是有病就是贪财。”他们说得义愤填膺,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却从不问一句:我究竟想和什么样的人过一辈子?
这让我想起古书里的“伥鬼”。虎噬人,人死为伥,反引他人入虎口。如今的伥鬼不等你死——它先教你恨,教你算计,教你把另一半当仇家。你越吵,它越肥;你越离,它越乐。它不吃你的肉,吃你的信任、温情、夜里的一句“早点睡”。
我曾见过一位自媒体博主,粉丝几百万,专讲“男女博弈”。他说:“女人要掌握财政大权,否则就是奴隶。”又说:“男人别洗碗,那是降低人格。”底下评论如潮:“醍醐灌顶!”“终于有人敢说真话!”可没过多久,他被曝出婚内出轨,转移财产,把妻子逼到抑郁住院。荒诞吗?不荒诞。毒蛇从不咬自己,它只教别人咬人。
这套路,古人早见识过。旧时有个小吏,专管夫妻争讼。你来闹离婚,他笑脸相迎,笔一挥,案成了,钱也收了。离得越多,他升得越快。如今的“情感导师”们,不就是那小吏转世?只是换了地盘——从公堂搬到屏幕,从朱笔换成算法推荐。他们不判案,只煽火;不执法,只收割。
更可怕的是,许多人竟真信了。女人开始盘算彩礼要多少,男人琢磨婚后怎么藏私房钱。恋爱像签对赌协议,婚姻成风险投资。孩子出生,第一反应不是欢喜,而是“这姓氏得争一下”。人心一点点被磨成渣,而那些播撒仇恨的人,早已数着打赏,换了新车。
偶尔回乡,听见邻家婴儿啼哭,响亮、干净,不分男女,不带怨气。我忽然明白——人本无罪,是观念杀了纯真。我们生来会笑,会抱,会心疼,可社会偏要教我们防备、算计、反击。仿佛爱是一种软弱,妥协是一场投降。
某夜读《左传》,见一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如今倒过来了——兄弟不等外侮,先在墙内互砍。夫妻不共患难,先在婚前立遗嘱。外敌未至,自家已塌了半边天。
那些天天喊着“为你好”的声音,有几个真替你考虑?他们要的,是你愤怒、焦虑、不停点击。你越分裂,他们越团结——团结在收款码前。
有人说,这是时代病。可病了这么久,总该有人醒。醒不是去骂男人或女人,而是看清:真正害你的,从来不是对面那个人,而是躲在背后,把你们推向悬崖的那只手。
或许可以认为,每一条煽动性别对立的爆款文案,都是一张招魂幡。它招的不是鬼,是活人的心魄。人还在,魂没了,走路说话,却如行尸走肉。
在研究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最可怕的压迫,不是不让你说,而是让你以为自己在说。你以为你在“觉醒”,其实只是复读机;你以为你在“独立”,其实正被人牵着走。
前几天,刷到一条视频标题:“为什么好女孩都嫁不出去?”点进去,又是老一套:男人嫌你强势,同性嫌你出众……我关了屏幕,窗外正下雨。楼下一对手牵手的老夫妻,共撑一把伞,慢慢走着。女人头发花白,男人替她拂开肩上的雨珠。
那一刻,我没感动,只觉得讽刺。真实的生活就在眼前,可我们偏偏要去屏幕里找答案。
生命本无垢,人心自玷污。那些在情义间划鸿沟、在爱侣心里种荆棘的,早不算人了——不过是披着人皮的秤砣,专称男女的骨重,好换几张钞票。
可叹的是,我们竟让他们称了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