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口气花35亿买东风导弹,又砸150亿请中国驻军,付款极其爽快

西盟冷拒沙转东,导弹需求迫在眉上世纪80年代,中东那块地儿可真是不太平,伊朗伊拉克打得热火朝天,沙特夹在中间,北边伊拉克

西盟冷拒沙转东,导弹需求迫在眉

上世纪80年代,中东那块地儿可真是不太平,伊朗伊拉克打得热火朝天,沙特夹在中间,北边伊拉克大军压境,东边伊朗虎视眈眈,西边以色列实力强劲,手里头核武器也不是摆设。

沙特人心里头清楚,自个儿的国防得赶紧补上短板,尤其是战略威慑这块儿,得有能覆盖整个地区的家伙事儿才行。要不然,睡觉都得睁只眼。沙特国王法赫德一看形势不对劲,就派人去美国求购中程导弹,毕竟美国是老盟友,关系铁得很。

苏尔坦亲王亲自带队,飞到华盛顿,好说歹说,美方就是不松口。理由呢,说是得维持中东平衡,不能让沙特太强了,以色列的安全更重要。沙特那边求了几次,美国国务院就是摇头,条件一大堆,最后直接拒绝。沙特人气不打一处来,但也没辙,只能另找门路。

1986年,他们通过马来西亚渠道,偷偷接触中国。那时候中国改革开放刚起步,外汇紧巴巴的,正想通过军工出口换点钱搞建设。沙特代表一看中国东风3导弹,射程2650公里,精度也够用,覆盖中东不成问题。

初步接触后,双方觉得这事有谱儿。苏尔坦亲王还亲自去北京参观二炮基地,确认性能没毛病。沙特人下定决心,转向东方买武器。这么一转,不光解决了自家国防难题,还给中国军工开了扇大门。

交易谈起来,沙特强调现金支付,保密性高,中国也乐意,因为外汇储备那时才29亿,这笔钱能顶大用。整个过程低调推进,避免美国以色列察觉。沙特面临的多重威胁,让他们动作快得很,很快就进入实质谈判阶段。

手指误解价翻倍,现金爽付合同签

1987年下半年,北京谈判桌上,班达尔亲王代表沙特,和中方曹刚川面对面谈细节。本来中国报价每枚导弹1000万美元左右,合算下来挺实惠。结果班达尔亲王一看中方比的手势,以为是一亿美元一枚,直接就认了。曹刚川也没多解释,顺势点头成交。

36枚导弹,总价35亿美元,就这么敲定。沙特人怕夜长梦多,当场决定现金全款,付款那叫一个爽快,支票一签就递过去。中方一看这架势,也被震住了,毕竟中国外汇储备总共就那么多,这笔钱一下子翻倍多。

导弹型号是东风3,常规弹头,射程远,威力大,沙特看中了它的战略价值。买完导弹,光有硬件不行,还得会用。沙特军队装备是先进,但技术人员缺经验。中国同意提供全面支持,包括建导弹基地、储存设施和指挥中心。

沙特追加150亿美元,用于这些基础设施和长期培训。中国技术团队分批去沙特,帮助规划部署,教操作维护。协议里明明白白,涵盖从基地选址到人员轮训,全套服务。沙特人花钱不手软,因为这关系国家安全,值这个价。

交易完成后,导弹1988年运抵沙特,部署在沙漠地区。中国专家帮忙建发射井,培训沙特士兵掌握发射流程。整个合作过程顺利,沙特军队逐步上手。付款方面,沙特财政部转账准时,从不拖欠。这笔大单不光是卖导弹,还拉动了中国军工出口,积累了国际经验。沙特得益于此,国防实力上台阶,避免了被邻国欺负的风险。

威慑止敌保稳定,和解共赢关系深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萨达姆集结10万大军,直指沙特边境。沙特赶紧公开东风3导弹试射录像,这一招管用,萨达姆一看导弹能打到巴格达,立马收兵,不敢轻举妄动。科威特没这威慑,就被一周拿下。

海湾战争爆发,多国部队反击,沙特靠导弹稳住阵脚,没遭入侵。战后,沙特和中国关系更近,1990年正式建交,同时切断与台湾联系。这一步棋走得稳,推动两国合作从军事扩展到经济。导弹交易的示范效应大,其他中东国家也开始看重中国武器,约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陆续下单。

中国军工声誉上去了,连美国也得正视。沙特经济发展有保障,石油出口顺风顺水,保持了30年相对稳定。2010年代,合作升级,华为在沙特拿下大奖,2018年获国王责任竞争力金奖。2019年,中沙设200亿美元联合投资基金,资金投向基础设施。2023年,中国促成沙特伊朗和解,这事儿美国都没办成,展现了大国担当。

中沙从导弹起步,变成全面战略伙伴,互利共赢。其他国家学着点,不用选边站队,就能得安全和发展。中国方案就是这样,注重合作,不是零和游戏。这笔交易证明,军事合作能带动外交升级,沙特和中国都受益。导弹虽老了,但友谊长青,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这种模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