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25日,上合组织防长会议在山东青岛召开,此次会议中,印度防长辛格的现身引发了国际的广泛关注。
这是自中国和印度在2020年6月爆发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国防部长时隔五年来首次在中国境内出席的公开会议。
在国际局势如此震荡的当下,印度又刚刚经历了“5.7印巴空战”惨败,辛格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终于有了松口的迹象!
一、印度的“边境善意”
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在青岛举行之际,各国防长受邀登上中国海军的052D导弹驱逐舰进行了参观。
这其中不乏俄罗斯防长别洛乌索夫、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等老面孔,不少国家明确表示将继续购买中国军备。
上合作为地区重要的多变合作平台,汇聚了众多成员国,本次峰会,五年未曾派防长访华的印度也重新现身。
但在各国防长参观052D驱逐舰的时候,记者的镜头画面让国际社会产生了大大的疑问,印防长辛格哪去了?
参观军舰不仅是对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展示,更是增进成员国之间军事互信、促进防务交流的重要举措。
为什么印度却偏偏缺席了呢?不妨让我们把时间往回拨几天,来看看辛格和中国防长董军都谈了一些什么问题。
中印双方防长的会面不可避免地就会谈到中印边境问题,除了肯定双方做出的努力,创造睦邻友好的官方发言。
辛格代表印度首次提出了希望和中国共同商讨出一个永久方案,旨在解决中印持续了几十年的边境争端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印边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段,分别是东段的麦克马洪线和藏南地区,以及中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
2020年6月15日中印的加勒万河谷冲突就发生在西侧实控线的中方一侧,五年时间,两边进行了多轮谈判。
双方的边境部队都在撤军,因印方反复横跳,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次印度主动提出商讨方案,态度还算诚恳。
二、外交表现背后的矛盾
但这真的代表印度是“真心实意”地想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商讨和解决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的边境争端问题吗?
当然不是,对印度来说,中印边境问题是个开关,但凡印度国内有点事情,需要煽动民族情绪,就会主动挑事。
无论是国内要进行领导人大选,或是其他阶级矛盾,亦或者要对美西方表忠心要好处,就会展示对华强硬态度。
近些年莫迪政府倒是没怎么利用这一点,主要是美西方没给什么实际好处,这反映了印度政府极其矛盾的心理。
既想通过边境问题谈判的推进来释放一些对中方“微妙”的善意,一方面印防长辛格又拒绝参观052D驱逐舰。
实际上,印度在近期国际局势中在多方面都面临着压力和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此次峰会上的各种表现。
说到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印巴空战了,印巴关系紧张一直是南亚地区局势的不稳定因素,印度在空中对战中大受挫折。
尽管事后试图掩盖真相,但印度不能否认,面对配备中式装备的巴基斯坦,印度毫无招架之力,这种挫败使得印度更加谨慎。
在经济领域,莫迪政府大力推行的印度制造计划,在高精尖武器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对稀土资源有着非常严重的依赖性。
然而中国出于国家利益以及对美国关税政策回应等多方面因素收紧了全球稀土供应,印度虽有一定储量,但还是要依赖中国。
印度稀土供应链根本无法与中国媲美,其国内产业已深受影响,因此印度汽车企业就曾催促莫迪政府尽快与中方谈妥稀土供应问题。
三、印度的“又当又立”
外交上印度长期奉行多方下注策略,试图在大国间寻求平衡,一方面印度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战略框架,如印太战略、四方机制等。
希望借此获得美国的支持,但美印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在关税上美方寸步不让,莫迪在G7峰会上也遭冷遇,最后一刻才收到请柬。
特朗普提前离场,并且还高调接见了巴基斯坦的陆军参谋长,这一系列事件让印度的“热脸”深感被美国的“冷屁股”忽视和伤害。
另一方面,印度又试图在与中国的关系上保持一定的自主性,但同时又难以割舍对中国市场资源以及在地区事务中影响力的需求。
这种矛盾导致印度在对中国的外交决策上,时常摇摆不定。
此外印度国内不同的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在对华政策方针上存在分歧。部分强硬派势力一直持有偏见和敌意,他们的观点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决策,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印度外长苏杰生。
在辛格来华之前,苏杰生还在媒体的镜头前公开发表言论,声称印度必须准备好站出来主动对抗中国,并着重强调中印边境问题。
这种言论反映出印度国内部分势力仍然未能正确认识中印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和平稳定对于两国的积极意义。
此次印度防长一边提出重启边境会谈,一边缺席参观军舰,或许是担心在当前敏感时期会被国内强硬派势力指责为对中国的示弱。
或者印度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展示其在对华关系上的独立性,借此来挽回在国际美印关系中不被重视的受损地位。
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印度继续在外交决策上犹豫不决,受国内强硬派势力左右,中印关系的改善发展将会面临更多的困难阻碍。
值得一提的是,上合防长按惯例要发份联合声明,要结下各方在安全合作、反恐等议题上的共识,结果辛格在签字环节撂了挑子。
理由是声明没明确回应印度对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义的重大关切,翻译成人话就是,提反恐可以,但得按我的口径专门点巴基斯坦的名儿,不然我不签。
印度的算盘打得很精,在上合这样的多边组织里,既想享受好处,却又不想承担相应的责任,总觉得自己是大国,就该有特殊得待遇,别人都得顺着他的意思。
印度一直不明白,想当规则的制定者,首先得学会当规则的遵守者,想让其他国家尊重自己的关切,首先得做到尊重别人的立场!
结语
大老远飞中国一趟,结果连份联合声明都签不成,辛格这趟青岛之行到底是来开会的,还是来砸场子的?答案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清楚。
只不过,当辛格在拒绝签字的文件上搁下笔后,转身离开时,留下的不只是一个人摆的谱,还有印度在上合组织里越来越尴尬的处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