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25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

10月29日,2025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开幕。此次论坛由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中华诗词学会、河

10月29日,2025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开幕。此次论坛由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中华诗词学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及文艺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传承中华经典诗词,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主题。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郑州不仅是《诗经·郑风》的发源地,也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和李商隐等巨匠的生命足迹所在。论坛不仅是一次关于古典诗词的学术盛宴,更是对郑州这座城市深厚文化底蕴的一次深刻致敬。

本届论坛特别强调了中华经典诗词的当代价值与实践路径。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指出,在学习前人的同时,更要有超越的决心,要让诗词从古典语境走向当代表达。此外,多位专家围绕诗词理论、文学地理、诗词音乐化及当代传播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见解和建议。例如,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提出“为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的构想,希望通过作品征集与展演比赛,将经典诗词转化为歌曲形式,走进大众生活。

除了主旨发言环节外,本次论坛还设置了多场圆桌论坛,探讨诗词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形象建设、文旅产业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古都新韵——用好郑州诗词资源,提升城市形象与文化软实力”分论坛就聚焦于如何通过创新手段将郑州丰富的诗词文化遗产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更多市民能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郑州市近年来持续推出了一系列群众性品牌文化活动,如编纂《郑州古代诗选》《郑州古代诗词赏析》等书籍,推出“跟着诗词游郑州”系列视频、“郑州古诗词地图”AI导览小程序等。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自信,也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