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难怪宋江不得善终,你看他击败方腊之后,是如何处置那些宫女的

提到宋江这个角色,你想到的会是什么?或许多数人心中的答案都是“虚伪至极”“利用兄弟”之类的标签,然而对于书中之人而言,他

提到宋江这个角色,你想到的会是什么?或许多数人心中的答案都是“虚伪至极”“利用兄弟”之类的标签,然而对于书中之人而言,他却是个值得信赖的大哥。

“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可以说宋江是书中外号最多的人,而这些外号也多半是盛赞他的忠义。

既然宋江是个忠义之人,为何又会落得凄惨的结局呢?

一、悲剧收场的好汉

《水浒传》原著最后一回中,宋江率领众兄弟征讨方腊归来,原本应该是接受封赏,从此走向人生巅峰的剧本,但一日是贼,终身是贼,别说皇帝眼中是否容得下他,至少朝廷里的那帮奸臣都是容不下他的。

(宋江、柴进剧照)

于是在一众奸臣的唆使下,徽宗便赐了宋江一杯毒酒,其实顺着原著剧情读下来,你就会知道宋江这家伙有多难杀。

当初他几次落入绿林贼人手中,都能凭借那“及时雨”“呼保义”的名号渡过难关,旁人一听他是宋江,也就给他面子,将他放了,甚至还会拜他做大哥。

后来的东征西讨中,他也有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就说征田虎时,面对那乔道清的妖法,宋江就一度十分绝望。

书中只道:“宋江等已掣剑在手,都欲自刎。猛见一个人走向前来,止住众人道:‘休要如此,众人勿忧。我位尊戊己,见汝等忠义,特来克那妖水,救汝等归寨。’众将看那人时,生得奇异,头长两块肉角,遍体青黑色,赤发裸形,下体穿条黄裈,左手执一个铃铎。那人就地撮把土,望着那前面海大般白浪滔天的水,只一撒,转眼间就现出原来平地。”

显然,从外貌来看,救宋江的这人就不是一般人,而是个神仙,后来才知道,那人是后土之神。

你看,宋江甚至有神仙相助,一般的毒酒怎能杀得了他?

然而事实就是宋江喝了那毒酒之后,当真就一命呜呼了。

这就难免让人不解了,曾经的宋江可以说是主角光环闪瞎旁人的眼,怎么此时却像是失了不灭金身一般?

(宋江剧照)

其实施耐庵早在书中说过,这也是个遵循“善恶终有报”的世界。

他在原著第四十五回中就提到过一首诗:“朝看楞伽经,暮念华严咒。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经咒本慈悲,冤结如何救。照见本来心,方便多竟究。心地若无私,何用求天佑。地狱与天堂,作者还自受。”

所以宋江落得如此境地,自然也是做了不少恶的。

二、宋江之恶

所以宋江做了什么?

多数人可能只看到他坑了自己的兄弟们。

不过那是以结果而论,其实对于梁山的这帮亡命之徒而言,即便没有接受招安,也未必就能在梁山泊过得舒坦,那么多人要吃饭,他们总不免要下山打家劫舍,与其他绿林势力有冲突,就难免会有死伤,这种刀尖舔血的日子能有多好?

(安道全剧照)

至于说宋江带他们走上了不归路,那也不能全怪宋江,君不见宋徽宗临战前把那“神医”安道全召回朝廷的做法就害死了多少人?可有不少好汉都是因伤病不能及时得到救治才死的。

要论恶,那宋徽宗远比宋江更可恶,他不过是个棋子而已,战局中的伤亡,他是没法控制的。

但有一件事,却是他能够控制的,书中有一个细节,当梁山一方拿下方腊之后,宋江就做了一件足以令人神共愤的事。

三、泯灭人性

方腊势力大势已去之后,宋江的兵马就杀进了方腊的皇宫,此时柴进作为方腊的驸马,多少对这些与自己相处了一些时日的人,还是有些感情的。

尤其是对那些无辜的宫女,他是无法痛下杀手的,而宋江却不同。

(宫女剧照)

此时书中是这么写的:“方腊领着内侍近臣,在帮源山顶上看见杀了方杰,三军溃乱,情知事急,一脚踢翻了金交椅,便望深山中奔走。宋江领起大队军马,分开五路,杀入洞来,争捉方腊。不想已被方腊逃去,止拿得侍从人员。燕青抢入洞中,叫了数个心腹伴当,去那库里掳了两担金珠细软出来,就内宫禁苑放起火来。柴进杀入东宫时,那金芝公主自缢身死。柴进见了,就连宫苑烧化。以下细人,放其各自逃生。众军将都入正宫,杀尽嫔妃彩女,亲军侍御,皇亲国戚,都掳掠了方腊内宫金帛。宋江大纵军将入宫,搜寻方腊。”

宋江的大军是将那皇宫中的活口都杀了个遍,柴进前脚把那些宫女放走,宋江的人就把那些女子给杀了。

试问她们何罪之有?她们不也是一帮受害者吗?梁山好汉说自己是替天行道,到底是替苍天,还是替那天子?

其实当初“混江龙”李俊被费保等人捉住时,误以为对方是想要他的命,费保等人就与他有这么一番对话:“那第四个骨脸的道:‘哥哥休问他,眼见得是细作了。只顾与我取他心肝来吃酒。’李俊听得这话,寻思道:‘我在浔阳江上做了许多年私商,梁山泊内又装了几年的好汉,却不想今日结果性命在这里!罢,罢,罢!’叹了口气,看着童威、童猛道:‘今日是我连累了兄弟两个,做鬼也只是一处去!’”

(宋江的剧照)

注意那个“装”字,他也知道,自己从来都不是什么好汉,只是一个落草的狠人罢了,梁山上的大部分人其实也都与他一样,不过是一帮身负罪孽的狠人,他们根本谈不上有多好。

所以作者赐宋江一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为了自己所谓的“忠义”,他早已泯灭人性,说他是好汉,便是侮辱了“好汉”二字。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6
用户10xxx26 13
2025-11-09 22:34
宋江可代替方腊占居一方
用户10xxx57
用户10xxx57 11
2025-11-10 04:56
朝廷就是用宋江来对付方腊的,不管他们谁输赢皇帝都赢。两败俱伤后也就一并收拾了。给什么职位那都是哄你的。呵呵

居今行 回复 11-10 14:02
1、原著中奸臣并不想让梁山打仗立功,征辽是忠臣宿元景向皇帝要来的,征方腊是梁山通过宿元景向皇帝要来的,听说要去征方腊,梁山头领都很高兴。 2、原著中征方腊结束后被朝廷清算的只有宋江卢俊义阮小七三人,被朝廷害死的只有宋江卢俊义,其他头领都没事。清算阮小七是因为他穿了方腊龙袍以及与童贯手下起了冲突,被免官之后也没再算计他;清算宋江卢俊义是因为奸臣看不起他们并嫉妒他们立了功,高俅杨戬提议,四大奸臣都有参与,只有参与的个别人知道,皇帝和其他朝廷官员并不知情。

老丁309号受胜果尊者
老丁309号受胜果尊者 1
2025-11-09 10:36
忠义黑三郎这名号骗了多少人?

居今行 回复 11-10 14:02
1、原著中梁山大多数人愿意招安,大聚义前无人反对招安,晁盖也不反对,关胜呼延灼等朝廷武将都是用“暂居水泊”“专待诏安”类似理由劝降的;大聚义后只有武松李逵鲁智深反对招安这件事本身,其他人反对招安都是因为朝廷给的招安条件不行;正式招安无人反对,招安氛围非常和谐,梁山头领和招安官员连喝好几天酒,宿太尉走的时候梁山头领送了三十多里路;皇帝赐了锦袍,众人【皆不忘君赐也】。 2、原著中梁山大多数头领反贪官不反皇帝,不可能像方腊一样四处攻城略地,所以只有招安和继续留在梁山两条路可以选。再加上梁山地盘只有八百里水泊,梁山后期又不抢过往客商,只抢贪官污吏和作恶的地主豪强,打祝家庄、东平府、东昌府的原因之一都包括缺少钱粮,不招安以后经济怎么维持,老了打不过朝廷了怎么办,后代怎么办,所以在没有上帝视角的前提下,招安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3、原著中是梁山招安前是有招安做大官的成功案例的,高俅征讨梁山带的十节度都是被招安的,征讨梁山之前已经做到了节度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