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政企协同破局!我省在太原能博会亮出全国首个重卡底置换电生态圈

9月27日,2025年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在太原启幕。这场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核心主题的行业

9月27日,2025年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在太原启幕。这场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核心主题的行业盛会,不仅汇聚了国内外400余家能源领域龙头企业,更成为山西展示能源转型“硬实力”的重要窗口——从光伏、风电的新型发电技术,到储能、氢能的能源存储应用,再到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创新突破,各类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集中亮相,吸引了数万行业观众、专家学者及政企代表驻足交流,而其中“重卡底置换电生态先锋力量”展位的超高人气,更是将展会焦点推向高潮,直观展现了山西在新能源重卡领域的率先突破。

作为全国煤炭资源大省,山西长期承担着国家能源运输的重要使命,仅煤炭货运领域的重卡保有量就占据全国重要份额。然而,传统燃油重卡高能耗、高排放的特性,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及山西自身绿色转型需求形成鲜明对比。如何破解“运煤大省”的减排难题?如何让能源运输环节真正实现“绿色化”?山西将目光锁定在新能源重卡领域,并创新性地选择“底置换电”这一高效模式,开启了政企协同的破局之路。

早在此次博览会之前,山西已在重卡换电领域迈出了多项“全国第一”的关键步伐。为规范换电站建设标准、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山西率先出台全国首个底置换电省级标准——《纯电动底盘式换电载货汽车换电站建设指南》,从换电站的选址、设备技术参数到安全运营规范,均作出明确规定,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山西蓝本”。与此同时,为加速老旧高排放车辆退出市场、推动换电重卡规模化应用,山西同步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政策,并针对性推出底部换电重卡专项补贴计划,明确对符合条件的报废更新最高补贴13万。这一系列“标准+补贴”的组合拳,不仅打消了企业和用户的顾虑,更让山西成为全国换电重卡领域政策支持最明确、落地最迅速的省份之一。

此次能源博览会上重磅亮相的“重卡底置换电生态先锋力量”,正是山西政企协同成果的集中体现。这个生态并非单一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由政府顶层设计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头部企业深度参与的“集团军作战”——山西省政府提供政策赋能与方向引导,为生态构建搭建制度框架;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发挥其在电池技术、换电站系统化布局上的优势,为换电重卡提供安全、高效的能源核心;犀重汽车凭借在整车集成领域的技术积累,针对重卡货运场景的特殊性,优化底盘与换电系统的适配性,确保车辆在重载、长距离运输中的稳定性;陕汽大同则以成熟的重卡整车生产工艺为支撑,实现换电重卡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保障市场供应能力;盘毂动力研发的高能效电驱系统,进一步降低车辆能耗,提升续航里程,解决货运用户的“里程焦虑”。

从换电站的投资建设、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到换电重卡的整车制造、市场推广,再到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与回收,这个生态覆盖了重卡换电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形成了“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产能保障—市场应用—资源循环”的闭环体系。在展会现场,不少来自煤炭企业、物流运输公司的观众围绕展位咨询,有货运企业代表表示:“之前担心换电站少、换电不方便,现在看到山西不仅有政策补贴,还有这么多企业一起做生态,我们下一步计划先采购10台换电重卡试试水,算下来比燃油车一年能省不少成本。”

事实上,山西构建重卡底置换电生态圈的意义,早已超越单一省份的转型实践。作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示范区,山西的这一探索为其他资源型省份、重卡货运大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行业层面来看,底置换电模式相比充电模式,可将重卡补能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几分钟,完美适配货运场景“多拉快跑”的需求;而生态圈的构建则解决了企业“各自为战”导致的标准不统一、资源浪费等问题,推动重卡换电行业从“碎片化发展”迈向“规模化协同”。

此次太原能源博览会上的“重卡底置换电生态先锋力量”,不仅是山西能源转型的一张“新名片”,更标志着我国重卡换电行业进入“生态圈竞争”的新阶段。在政企合力的推动下,山西正从“煤炭运输大省”向“绿色运输强省”转型,为全国重卡领域的“双碳”实践提供“山西方案”,也为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交通工具革新贡献中国智慧。

文字:李惠斌

编辑:马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