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广西一女子遭日军侵犯诞下一子,可怜的孩子自出生以来,就注定了他悲剧的一生。

今天的主人公名叫罗善学,小时候他独自一人去田地里钓青蛙,村子里几个孩子见到他之后,立马将他围在中间,一边喊着“鬼子崽”,一边将他的钓鱼竿给掰断。
起初,罗善学并不懂得这个外号的含义,他只能回到家里哭着对母亲诉苦,可母亲听到儿子的遭遇之后,立马泪如雨下,只是抱着他一遍遍强调:“孩子,你快快长大,为我报仇。”
此时的罗善学依然不明白,周围邻居每天对他的指指点点,一直到有一天罗善学在电视上看到了抗日剧,他才明白了村里人为什么对自己如此歧视。
日本人的后代身份让罗善学又羞又恼,他不明白母亲为何要将自己生下来,让自己承受这世间的流言蜚语。
久而久之,罗善学从心底里认为自己的出生就是一场罪过,母亲看着痛苦的儿子,最终将那段悲惨的遭遇说了出来。
1944年,日军入侵到了广西,而罗善学的母亲韦绍兰便带着自己的女儿往山上逃跑,可一个妇人家怎么可能跑得过阴险狡诈的日本人?
很快,韦绍兰就被日军给俘虏了,与她一起被抓的还有几个同行的妇女,她们并不清楚自己即将迎来怎样的命运。
车子很快就驶入到了沙子岭慰安所,刚一打开她们就被迫不及待的日军们撕扯拉进到了小黑屋,随后对韦绍兰她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侮辱,敢有一丝反抗,日军就会立马用刀威胁她们。
而这所有女人的人间炼狱,韦绍兰一待就是三个月,她本想自杀一了百了,可一想到年幼的女儿尚未成人,韦绍兰便一直在寻找逃跑的机会。
终于,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韦绍兰带着女儿逃离了这个恐怖的地方,经过一天一夜的奔跑之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丈夫和亲人。
本以为是一家人喜悦的团圆,可韦绍兰惶恐地发现自己竟然有了身孕,这意味着肚子里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后代,丈夫听见这个消息,从喜悦的表情立马变为了嫌弃和鄙夷,而丈夫对她的态度也逐渐从最初的温柔变为了暴躁。
可最大的打击还在后面,年幼的女儿在逃跑的途中不幸患上了风寒,连续几天高烧不退,最终不幸离开了人世。
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韦绍兰以泪洗面,想到当初那段艰难的光阴,韦绍兰无比的自责,如果当年自己能够再跑快一点,似乎这一切都会不一样。
可她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肚子里的孩子,如果生下他,孩子长大之后肯定要在辱骂中长大,如果不生,这孩子又十分的无辜。
就在韦绍兰犹豫不决时,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此时想打掉似乎已经不可能了,再加上当年医疗水平并不好,贸然打胎会有生命危险,于是罗善学就这样出生了。

自从罗善学出生之后,他的父亲对他的态度十分恶劣,只要有一点不顺心,父亲就会对罗善学进行殴打,并指着他说:“你不是我的孩子,你是日本人的孩子。”
可年幼的罗善学根本不懂自己的身世,他只知道父亲的暴力和谩骂让他伤心,而周围的孩子还会嘲笑他是日本鬼子的崽。
父亲的指责,邻居的耻笑,处处遭受歧视的罗善学,在小学三年级时便辍学回家干活,之后罗善学便跟着村里人学习放牛、割草,他整日沉浸在田里干活,因为没有人与他交朋友,也不会有人与他接触。
那时候的村民只知道痛恨日本人,却不知道罗善学也是一个受害者,直到有一天罗善学在电视上看到了日本人烧杀抢掠的行径,他才明白村里人为何孤立他。
不止如此,村民们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罗善学就会成为全村的出气筒,他们嘴上一边喊着打倒日本鬼子,一边将自己的拳头落在罗善学的身上,以此来发泄自己。
而罗善学只能默默忍受着,他觉得自己身世不好,只要不牵扯他的家人就行,他知道父亲和村民不喜欢自己,可他从来没有怨恨过母亲给了自己的生命。
后来,母亲韦绍兰又生下了三个孩子,但是这些孩子因为有个“日本鬼子”的哥哥,在村里也经常会受到牵连。
时间长了,弟弟忍受不了屈辱,当着罗善学的面说:“总有一天我要找人砍死你。”
罗善学的弟弟妹妹成年之后,他们便逃离了这里,只留下罗善学一个人赡养父母,母亲韦绍兰曾经也想为罗善学谋个亲事,但他身上的日本血统还是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罗善学其实是个善良的人,他也知道如果自己成亲,只会给孩子和妻子带来无尽的伤痛,于是他索性打了一辈子的光棍。

1986年,父亲因为糖尿病卧床不起,而罗善学便独自一人揽下了家里的重担,并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或许父亲也想不到,自己曾经辱骂欺凌的儿子,竟会成为自己晚年最后的依靠。
父亲去世之后,罗善学披麻戴孝,送完了父亲最后一程,而他这一孝心行为,让村民们意识到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对罗善学造成了多大的伤害,纷纷为当年对罗善学的污言秽语感到羞愧。
随着时间的流逝,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不知道罗善学的身世,只知道他是村里最有孝心的老汉。
2007年,日本以证据不足全盘否定了在日本犯下的慰安妇罪行,就在大家寻找证据的时候,是罗善学愿意站出来撕开这道伤疤,成为了全国首位公开承认是鬼子兵生下的孩子,可直到老人韦绍兰去世,日本也没有道歉。
那么,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