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把他们炸回暗黑世界:一发就让敌方停电,电网开关由中国空军控制

据央视网报道,解放军列装的导电纤维战斗部,可对台岛电网体系造成重创,有利于后续登陆作战的开展。央视首度对外公布了这款导电

据央视网报道,解放军列装的导电纤维战斗部,可对台岛电网体系造成重创,有利于后续登陆作战的开展。央视首度对外公布了这款导电纤维战斗部的技术指标,包括射程、打击目标、战斗部质量、子弹数量,以及最大抛撒面积等。导电纤维战斗部对敌方电力系统上的瘫痪效果极佳,被称为“停电神器”。

导电纤维战斗部是指采用短路毁伤原理攻击电力系统的一种软杀伤弹药,主要通过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的精确制导炸弹、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来携带,战斗部采用子母弹结构。例如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使用的GBU-94石墨炸弹,就属于精确制导炸弹构型,GBU-94由SUU-66/B战术布撒器和BLU-114/B子弹组成,弹长约0.2米、直径约0.06米。

需要注意的是,GBU-94系原有“战斧”对陆打击巡航导弹+KIT-2石墨战斗部(曾在海湾战争中使用过)的升级迭代产品,旨在通过改变结构与完善配置,提高攻击精度与毁伤效能,并使打击成本处在可控范围内。从这个角度上讲,导电纤维战斗部与石墨炸弹是同一产物,区别主要集中在构型、技术、运用方式,以及研制与运用时间等方面。

从运用方式上讲,导电纤维战斗部与石墨炸弹有着本质不同,具体由以下几点组成:一是导电纤维战斗部母弹抵达相应高度后,会打开并释放子弹。子弹被抛出后,弹体底部被炸开,在空中抛洒出导电纤维丝丝团,在空中展开交织成网状,由于导电纤维具有强导电性,使敌方电力系统出现短路现象,直至供电设施崩溃。

可以看出,导电纤维战斗部少了一个环节,即子弹尾部没有配备降落伞,因此不需要给予减速或保持垂直稳定支持,整个杀伤时间与作用环节被显著缩短。至于导电纤维战斗部破坏电力系统的机理,主要是依靠短路效应与引弧效应来完成。所谓引弧效应,是指导电纤维丝或粉末破坏了电力设施绝缘间隙的安全距离,由此引发短路电弧。

鉴于GBU-94的实战表现极为出色,因此在本世纪第一个10年内,便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石墨炸弹研发热潮,很多国家研制了同型弹药,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例如在2009年,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中国已经成功研制出了一款名为CS/BBS-1的航空碳纤维炸弹。

CS/BBS-1航空碳纤维炸弹的重量为250千克,由250-3航空子母弹改装而来,其母弹内置有147枚子弹,每枚子弹中装有32束碳纤维,每根碳纤维丝长30米。炸弹投放后会在设定高度引爆,然后释放出内装的子弹,子弹散开后则会释放出碳纤维,每枚释放的碳纤维据称可以覆盖6000平方米范围。

按照央视网说法,此番亮相的新型导电纤维战斗部使用远程制导火箭队发射,最大射程可达290公里,主要打击目标为军用变电站、发电站等供配电系统。战斗部质量490千克、子弹数量90枚,最大抛撒面积不小于10000平方米。再结合CG视频画面来看,该战斗部被内置在类似自用版火龙480战术弹道导弹身上。

在未来的台海作战中,发射数十枚搭载导电纤维战斗部的近程战术弹道导弹,就会在极短时间内瘫痪敌方的供配电设施。如果加大打击力度,全岛都会陷入无电可用的状态,即使是启动备用电源同样也是杯水车薪。

使用导电纤维战斗部攻击敌方电网,具有巨大的优越性。遭受打击的发电和供电网要想恢复正常供电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要排除这些导电纤维是极不容易的,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重新启动电网又容易受到残存导电纤维的再次短路。

中国的导电纤维战斗部是一种低价高效的弹药,专门瘫痪敌方的“神经中枢”,也就是最关键的电力系统,必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将一切敌人炸回暗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