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山西晋中平遥镇国寺:一座寺的“五代遗珍”,一场穿越千年的彩塑与古建对话

晨光穿透万佛殿的格扇门,斑驳的光影落在11尊五代彩塑上。78岁的文物管理员郝大爷用软毛刷轻扫佛坛积尘,指尖掠过菩萨低垂的

晨光穿透万佛殿的格扇门,斑驳的光影落在11尊五代彩塑上。78岁的文物管理员郝大爷用软毛刷轻扫佛坛积尘,指尖掠过菩萨低垂的眼睑:“这尊观音的璎珞,用的是北汉宫廷的‘拨金’工艺,金箔下还压着朱砂——你看,历经千年,她的眼神还是那么慈悲。”他身后,斗拱层叠如莲瓣绽放,榫卯咬合处不见一根铁钉——这是中国仅存的五代木构殿堂,正以沉默诉说“半部中国建筑史”的传奇。

作为“中国佛教寺院活化石”,平遥镇国寺以万佛殿为核心,保存着全国最完整的五代彩塑群、罕见的“断代明确”木构建筑及历代碑刻。它藏于平遥古城东北12公里的郝洞村,却承载着从北汉到民国的宗教密码。

导语:镇国寺,为何是“中国古建的时光胶囊”?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后汉睿宗刘钧为祈国运敕建。全寺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现存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等建筑,其中万佛殿为五代木构孤例,比《营造法式》成书早80年;殿内11尊彩塑为国内唯一五代寺观遗存,被梁思成誉为“除敦煌外最珍贵的早期彩塑”。

“它的价值在于‘断代精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指出,“万佛殿脊檩下有‘维大汉天会七年岁次癸亥三月建造’题记,是国内少数有明确纪年的五代建筑;彩塑风格承袭晚唐‘丰肌秀骨’,又开宋代写实先河——比如这尊供养人像,衣纹褶皱里的泥渍都是按真人皱纹雕刻的。”更难得的是,寺院历经宋元明清多次修缮,却始终维持“北汉骨架”,堪称“古建筑基因库”。第一幕:核心看点——从“五代彩塑”到“无钉之殿”,触摸乱世中的匠心

镇国寺的震撼,在于它将“极致的脆弱”与“惊人的坚固”融为一体。记者梳理五大“必探场景”,带您沉浸式感受“五代美学风暴”:

亮点1:万佛殿——“会呼吸的木构奇迹”

万佛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外观似唐代建筑,内部结构却暗藏玄机:

斗拱奇观:殿身七铺作斗拱(相当于现代建筑的“减震器”),出檐达1.85米,如巨鸟展翅;

无钉之殿:全殿仅用榫卯连接,3000余个构件严丝合缝,梁架“偷心造”技法领先欧洲600年;

千年不蛀:选用当地油性柏木,辅以桐油、白矾防腐,柱身至今无虫蛀痕迹。

“看这朵斗拱!”王贵祥指着殿角,“它像不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五代工匠用‘偷心造’减少内部构件,既减轻重量又增强抗震性——公元1000年左右,平遥发生过6级地震,殿宇安然无恙。”

亮点2:五代彩塑——“敦煌之外的绝响”

殿内佛坛塑“华严三圣”(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及胁侍菩萨、天王、供养人共11尊。主佛结跏趺坐,螺髻高耸,衣纹如“曹衣出水”般贴体;两侧菩萨半跏趺坐,头戴花冠,璎珞垂胸,面容丰润如初绽芙蓉。

“这组彩塑是‘活的历史’。”山西省雕塑家协会主席张卫东说,“菩萨的‘S’形身姿、天王铠甲的鱼鳞纹,全是晚唐余韵;但供养人像的写实风格已具宋代特征——你看他脸上的痣、嘴角的法令纹,简直像刚从田间走来。”最珍贵的是彩绘工艺:颜料用矿物石研磨,加入动物胶固定,至今仍泛着蛤粉光泽。

亮点3:三佛楼明代壁画——“佛国版《清明上河图》”

后院三佛楼二层壁画,高3米,总长48米,描绘“五百罗汉朝毗卢”场景。不同于程式化的宗教画,画面融入明代市井生活:货郎挑担叫卖、渔夫撒网捕鱼、妇人携子赏花……

“画家一定是见过世面的。”守寺人郝大爷笑道,“你看那个卖糖葫芦的小贩,糖壳上的气泡都画出来了;还有骑驴的书生,驴尾巴翘起的弧度,和我在村里见的一模一样。”壁画中的建筑也暗藏密码:歇山顶、悬山顶交错排列,正是明代晋中民居的真实写照。

亮点4:千年龙槐——“会讲故事的树精”

天王殿前的唐代龙爪槐,树干中空却枝繁叶茂,树瘤形似盘龙。郝大爷说:“北汉建寺时它就在了,传说刘钧曾在此树下祈愿——你看它向西倾斜的角度,正好是当年皇宫的方向。”

亮点5:碑廊秘闻——“从辽金到民国的维修日记”

东西碑廊存北魏至清代碑刻28通,其中金代《镇国寺重修碑》记载:“殿宇倾颓,彩塑剥蚀,邑人集资重塑金身……”字迹漫漶处,仍能辨出“施银三十两”的捐款名录。第二幕:深度体验——从“看古建”到“做匠人”,解锁五代的“营造密码”

镇国寺的魅力,在于让游客亲手触碰历史。景区设计三大互动项目,带您化身“五代工匠”:

体验1:“斗拱拼装课”(免费,需预约)

在古建实验室用3D打印构件复原万佛殿斗拱模型,学习“偷心造”“计心造”原理。“原来一朵斗拱有28个零件,少一个就会散架!”中学生小林惊叹。

体验2:“彩塑修复观摩”(付费,80元/人)

在非开放区域观察文物修复师工作,了解“加固胎体—清洗旧彩—矿物颜料补色”全流程。“老师傅用竹签补泥时,手抖都不敢抖——他说‘泥巴是有生命的’。”上海游客王女士说。

体验3:“古寺夜话”(付费,120元/人)

夜间开放万佛殿,在烛光中聆听守寺人讲述“北汉宫廷秘闻”“梁思成考察往事”,配晋中黄酒与平遥牛肉。“烛光映着彩塑的脸,菩萨的眼睛好像会动。”北京设计师李先生感慨。

第三幕:实用攻略——高效打卡与古城联动开放信息

时间:8:00-18:00(旺季4月-10月);8:30-17:30(淡季11月-3月);

门票:25元/人(含镇国寺+双林寺联票40元更划算);

导览:每日10:00/15:00提供免费讲解;扫码可听“斗拱解密”“彩塑故事”音频。

交通指南

自驾:平遥古城→京昆高速→东夏线→镇国寺(约25分钟,停车场收费5元);

公共交通:平遥古城站乘108路公交→“镇国寺”站(30分钟,3元);

跟团:太原/西安出发“平遥古城+双林寺+镇国寺”一日游(含车费+门票,198元/人)。

游玩建议

黄金路线:山门→天王殿(看龙槐)→万佛殿(重点看彩塑+斗拱,预留1.5小时)→三佛楼(观壁画)→碑廊→返程;

摄影秘籍:

万佛殿斗拱:上午9点侧光拍摄,凸显层次感;

五代彩塑:关闭闪光灯,用反光板补光;

全景机位:寺外东侧土坡俯拍“寺树相拥”全景;

避坑提示:

勿触摸彩塑围栏(静电会损伤颜料);

勿轻信“寺外导游”(正规讲解员持工作证);

联动玩法:

半日游:镇国寺+双林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相距6公里);

一日游:镇国寺+平遥古城(登城墙、游县衙、看《又见平遥》演出)。结语:镇国寺,是寺,是史,更是中国人的“匠心图腾”

暮鼓声中,记者站在万佛殿月台远眺,郝洞村的炊烟袅袅升起,与殿顶的鸱吻轮廓重叠。忽然明白:镇国寺之所以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不仅因它的古老,更因它是乱世中“匠心跳动的证明”。

“我们这代人守的不是庙,是文明的火种。”郝大爷抚摸着殿门铜环,“现在孩子们通过VR技术‘走进’大殿测绘,用AI复原褪色彩塑——老手艺有了新传人。”

离寺时,守寺人赠记者一枚拓片:万佛殿梁架上的“维大汉天会七年”墨痕清晰如昨。这方拓片,是五代工匠留给今人的信笺,也是华夏文明绵延不绝的注脚。

这个秋天,不妨来镇国寺吧!

看一眼五代彩塑的慈悲目光,

摸一摸千年斗拱的温润木纹,

听一段“无钉之殿”的抗震传奇,

你会懂得:

真正的永恒,

不在金碧辉煌,

在榫卯咬合的默契里,

在矿物颜料的呼吸间,

在我们与祖先共享的、

对“极致”的永恒追寻中。

(文中图片由平遥镇国寺文物管理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