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的未来生活是怎样的?清晨,AI管家轻声唤醒你,智能厨房已备好早餐;通勤途中,车载AI为你梳理全天行程;回到家,AI老师正耐心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所要达到的真实图景。这份文件,将彻底改变你我未来的十年。

01
国家级AI战略出炉
这是我国第一部AI领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

文件开头,对于接下来的发展目标即给出了详细规划: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显然,这是一个十年规划,然后又细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6个月、三年、五年。
为啥不能定得再远?我想很可能是因为人工智能发展太快,谁也无法确定更远的时间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所以只能小步快跑,不断调整。
02
AI进化的五个阶段
上面短短一段话,两次提到智能体。智能体相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阶段。
AI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进和拓展的过程,关于其发展的阶段,存在不同的划分方式。以目前主流划分方法,是分为五个阶段,即聊天机器人阶段,推理者阶段,智能体阶段,创新者阶段和组织管理者阶段。

聊天机器人是AI的入门级阶段,主要专注于基本对话能力。典型的例子包括Siri、小爱同学等虚拟助手。这些系统通常依赖预定义规则或机器学习来处理用户输入,但在处理复杂或含糊不清的问题时可能表现不佳。
推理者代表了AI的重大进步,系统具备人类水平的问题解决能力。它们可以分析数据、做出决策,并解决复杂问题,其准确性与人类专家相当。比如现在很多大语言模型就可以分析推理和连续对话。

智能体是AI的第三阶段,能够执行实际行动,无论是物理世界(如机器人操作)还是数字世界(如自动预订航班),都能更自主、更互动。目前,智能体仍处于早期阶段,主要限于受控环境或特定任务,真正自主的智能体仍在开发中。
03
2030年AI进入创新者阶段
根据目标要求,在2030年智能体普及率达到90%,马上向第四阶段也就是创新者阶段迈进。
创新者是能辅助发明和创造的AI系统,它们可以生成新想法、设计和解决方案,在某些领域可能超越人类创造力。潜在应用包括艺术、音乐、文学和科学研究,比如生成原创画作、作曲或设计新药物分子。开发创新者涉及生成模型技术,如生成对抗网络(GANs)和变分自编码器(VAEs),这些模型能从现有数据中学习并产生新内容。
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就可以理解为更高级的组织管理阶段。

组织管理者是AI发展的最高阶段,旨在处理组织任务,如管理项目、协调团队或运营整个企业。它们能规划、分配任务并监督复杂操作,几乎无需人类干预。例如,组织化AI可能作为虚拟CEO,基于数据分析制定战略,优化供应链。目前对于该阶段还处于猜想,尚没有实例。
04
普通人如何搭上AI快车?
现阶段来讲,我国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在一些现实场景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这些新一代智能终端正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举行,都见证了人工智能正加速进化。

当下正处于应用落地的关键窗口期,抓住这股时代的风,可不亚于上世纪90年代进军互联网,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做智能手机。
文件中,鼓励全民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开发智能学伴、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构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学习模式,提供更灵活的自主学习方式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全民学习人工智能新知识新技术。
同时文件还强调,积极发挥人工智能在创造新岗位和赋能传统岗位方面的作用,推动在劳动力紧缺、环境高危等岗位应用。大力支持开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训,激发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和再就业活力。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就业风险评估,引导创新资源向创造就业潜力大的方向倾斜,减少对就业的冲击。
人工智能的时代列车已经进站——你是上车,还是成为站台上的旁观者?国家战略已指明方向:学习AI、拥抱AI、成为AI时代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抓住现在,才能不被未来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