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者丨李李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曾几何时,二十块钱的绝味鸭脖配着冰啤酒,是许多人在忙碌一天工作之后的休闲享受。那时候的绝味,作为湖南食品圈的“排面”——坐拥全国上万家门店,稳坐卤味领域的头把交椅。
然而,这个曾被誉为“卤味之王”的品牌,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绝味陷入困境: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3.98%
绝味的困境首先体现在冰冷的业绩数据上。10月28日新鲜出炉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绝味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同比分别下降了13.98%和26.46%。而其前三季度的整体业绩也呈现下降趋势,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了15.04%和36.07%。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这一下滑趋势,主要源于行业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其主要产品的销量受到影响。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绝味的困境并非孤例,整个卤味行业正经历一场寒冬。
2025年上半年,卤味“三巨头”全线告急:绝味、周黑鸭、煌上煌营收均呈下滑态势。
煌上煌上半年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但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周黑鸭营收12.22亿元,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8%。
老对手们纷纷寻求突破:周黑鸭更敏锐地提前行动,占据开发复合调味品及方便速食的先手;煌上煌也率先转进冻干食品赛道。
相比之下,绝味成为三家中唯一净利润持续下滑的企业,处境尤为艰难。
更令绝味头疼的是,除了这些老对手,街面上的“新生力量”更猛——不仅有街头夫妻卤味店,还有五星级酒店和高端餐饮推出的卤味现售,不断分流客源。
而新生代卤味品牌盛香亭,将把热卤做成轻餐,成了近年来卤味市场最大的“黑马”。
夹在中间的绝味,老顾客被分流,新顾客抓不住,如今门店从1.6万家锐减到1.08万家。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九十月,绝味因2017到2021年五年间少记7.24亿元营收,被戴上了“ST”的帽子——公司罚了400万,董事长等责任人被警告又罚款,股票还从好几个重要指数里踢了出去。
转型“鲜卤超市”:
打破品类单一困局
面对困境,绝味将希望寄托于转型——近日,绝味在长沙湘江世纪城方圆荟开了首家“鲜卤超市”,这一举措并非简单的门店升级,而是从“单一卤味售卖”向“社区食品服务集合”的战略转向。

这家“超市型”门店,与传统绝味小店形成鲜明反差:采用开放式货架,除了卤味,还卖零食、烘焙、果饮,加起来90多种货,一半都不是传统卤味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口价”策略:素菜7.6元一盒,鸭脖9.9元一盒,不用称重,解决了以前“夹多了不好意思退”的老痛点。
同时,店里还喊出“日清+短保”的口号:素菜当天卖不完就销毁,荤菜最多放3天。强化现制、新鲜的消费体验。
通过“鲜卤超市”的形式,来满足消费者一站式消费需求,显示出绝味对消费者行为变化的深度洞察。然而,转型之路布满荆棘。

从绝味的整体困境来看,“鲜卤超市”的转型只能算是一次试探性突围,是难以达到为品牌“力挽狂澜”的自救效果。
结尾

对于绝味鸭脖而言,此次转型的背后,是其跌入谷底后的奋力一搏。
绝味以“鲜卤超市”的转型尝试,本质上是传统餐饮品牌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的破局探索。
作为湖南本土成长起来的品牌,绝味承载着不少消费者的情感期待。但要真正赢得市场,仅靠门店升级远远不够。
绝味的未来,取决于它能否在这次背水一战中,找到那条真正适合自己的重生之路,以实力而非过往的辉煌,重新赢得市场的尊重。
![这就是吃肉丸子方便面的代价吗[笑着哭]](http://image.uczzd.cn/14616327338484427171.jpg?i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