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佛说人心,可容万卷书,万千事,万众人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可细想来,哪有真正的悠然呢?佛说人心能容万卷书、万千事、万众人,可这容纳的过程,从来都不是轻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可细想来,哪有真正的悠然呢?佛说人心能容万卷书、万千事、万众人,可这容纳的过程,从来都不是轻巧的,倒像是在泥泞里跋涉,每一步都带着沉甸甸的现实重量,喘口气都觉得费力。

前几日在旧书市场闲逛,看到一个老人蹲在角落,面前摊着几本泛黄的旧书,书页边缘都卷了边,像是被岁月反复摩挲过。我拿起一本翻开,里面夹着几张褪色的粮票,还有一张字迹模糊的纸条,写着 “下月粮够吃,别惦记”。老人说这是他老伴生前留下的,以前总说要把家里的故事都记下来,可没等记完,人就走了。现在这些书、这些纸条,都装在他心里,有时候夜里睡不着,就翻出来想想,想着想着,眼泪就湿了枕巾。我看着老人浑浊的眼睛,忽然明白,人心装着的万卷书,从来都不是书店里码得整整齐齐的精装本,更多的是这些带着生活褶皱的片段,是那些没说出口的话,没完成的事,像细碎的玻璃渣,偶尔想起,还会扎得人心口发疼。

小区楼下有个修鞋摊,修鞋的师傅五十多岁,手上布满了老茧,指关节粗大得有些变形。每次路过,总能看到他低着头,一针一线地缝补鞋子,动作慢却很稳。有一次我去修鞋,等着的时候跟他闲聊,他说自己有个儿子,在外地读大学,每年就过年能回来一次。他指着摊旁边一个旧柜子,说里面放着儿子从小到大的奖状,还有儿子写的信,虽然现在都微信聊天了,但那些信他还是舍不得扔。“每天收摊了,我就把柜子打开,看看那些东西,就好像儿子在身边一样。” 他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很轻,眼睛里带着点落寞。我看着他,突然觉得,人心装着的万千事,哪里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是这些日常里的牵挂,是那些想起来就会心里一暖,又会瞬间泛酸的小事。这些事像潮水一样,白天被生活的忙碌压着,晚上就会悄悄漫上来,把心填得满满当当,却又空落落的。

前阵子同学聚会,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有人说自己现在在做销售,每天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有时候明明受了委屈,还要笑着跟人说话;有人说自己当了老师,每天要操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回到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还有人说自己创业失败了,现在欠了一屁股债,每天都在想怎么还债。大家说着各自的生活,说着说着就沉默了。后来有人说:“以前总觉得长大了就自由了,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可真长大了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们每天要面对那么多人,要处理那么多事,心就像个容器,不停地装,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倒空一点。” 是啊,人心装着的万众人,哪里是那些把酒言欢的热闹,更多的是那些不得不应付的人,是那些表面客气,心里却隔着距离的人,是那些曾经亲密,后来却渐渐疏远的人。这些人在心里来来去去,留下各种各样的痕迹,有的淡了,有的却一直刻在那里,想忘都忘不掉。

佛说人心能容万卷书、万千事、万众人,可没人说这容纳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在生活里跌跌撞撞,把那些书、那些事、那些人一点点装进心里,有时候装得太满,会觉得喘不过气,会想找个地方躲起来,什么都不管。可第二天太阳升起来,还是要擦干眼泪,继续往前走,继续把心打开,去装更多的东西。这大概就是生活吧,一边无奈,一边坚持,一边把心装满,一边又在心里留着一点点空间,等着那些可能会出现的温暖。就像夜里的星星,虽然微弱,却总能在黑暗里,给人一点光亮,让人觉得,就算人心装得再满,就算生活再难,也还有值得期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