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学校教学管理规范

学校管理如同一门精密的艺术,既要宏观规划,也需微观落实。教学管理绝非冰冷的条条框框,而是为了激发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热情,守

学校管理如同一门精密的艺术,既要宏观规划,也需微观落实。教学管理绝非冰冷的条条框框,而是为了激发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热情,守护每一个孩子的求知欲。以下,便是我们共同守护的教学准则。

一、 教学管理的“中枢神经”:职责与使命

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是保障教学有序运行的“指挥中心”。它的核心使命在于:

统筹规划:负责制定并实施全校教学计划,编排校历、作息时间表,狠抓教学常规,汇总教师工作量,并系统总结教学经验。

监督反馈: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检查作业、组织问卷和师生座谈等多种方式,全面“把脉”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与教学效果,及时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精准建议。

课程与评价: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设计我校的课程实施方案,指导各年级科学排课。同时,严谨组织大型考试,强化学风考纪,并做好关键的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工作。

服务与成长:确保教材教辅及时到位,全力服务一线教学。更为重要的是,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健全教师业务档案与考核机制,持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与师德水平的双提升。

二、 教研组:教师成长的“加油站”

教研组是学校最基本的学术共同体,教研组长则是这个团队的“领头雁”。

方向引领:应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教书育人,塑造优良教风。

计划与总结:需制定详实的学期工作计划,并督促教师做好期末教学总结。

质量监控:协助学校检查教师教学工作,确保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

教研深耕: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深入研究课标、教材与教法,实现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学目标、进度、重难点及考查”四统一,并落实好周测月考等质量检测工作。

活动创新:开展常态化的教学研究,如专题研讨、业务讲座,以及实验课、示范课等公开课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三、 任课教师:坚守教学的“第一阵地”

每一位站在讲台上的教师,都是教育使命最直接的承担者。

师德为先: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恪守法律法规与校规校纪,坚守师德底线。

业务为本:潜心钻研教学,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耐心辅导每一位学生,并积极投身教学改革。

育人尽责: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与思想动态,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保护学生安全。

行为世范:以身作则,在品德、修养、言行举止上成为学生的楷模。

规范评价:认真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学分上报工作。

爱校荣校:珍惜学校声誉,积极维护学校集体荣誉。

四、 教学闭环:从计划到反思的精细化管理

(一)教学计划:谋定而后动

开学第一周内,教师需提交详细的学期教学计划。内容需涵盖教学指导思想、学情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进度、改进措施及教研活动安排等。计划提交须准时,格式须规范,晚交或内容不合要求将影响教研组考核。

(二)备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强调“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集体备课:同学科两人以上即成立备课组,每周至少一次集体研讨,并做好记录及时上交。

个人备课:要求教师不仅备教材、课标,更要备学生、备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预测学习障碍并准备应对策略。

(三)教案:课堂的“施工蓝图”

无教案不上课,这是铁的纪律。教案须以课时为单位,要素齐全,且核心应体现在如何设计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形式可多样,但青年教师必须手写详案。所有教案均需教研组长审核签字,并每周接受检查。

(四)课堂教学:质量的生命线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我们对此有细致要求:

课前准备:提前2分钟候课,检查出勤,情绪饱满。

课堂规范:严格按课表上课,不迟到、不拖堂、不中途离场。教学内容紧扣目标,方法灵活,面向全体,兼顾差异。

效率至上:追求“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益,严禁“课内损失课外补”。

教师风范:讲课富有激情与感染力,语言精炼,板书规范,教态亲切。

课堂管理:维持良好秩序是教师职责,要妥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尊重学生,严禁任何形式的体罚或羞辱。

教学反思:课后及时总结得失,不断积淀教学智慧。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的“精准导航”

作业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布置原则:目的明确,适量、有层次、有针对性,坚决杜绝惩罚性、机械重复性作业。

总量控制:每日单科书面作业不超过30分钟,由班主任协调各科,总时长控制在2.3小时内。各科批改次数有明确要求(如语文两周一次作文,数学英语每周四次等)。

批改要求:及时、规范、有记录,提倡面批与激励性评语。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或学生代批。

创新与检查:鼓励布置实践性、开放性作业,教务处每周检查批改情况,并定期举办优秀作业展评。

(六)辅导:因材施教的“温暖延伸”

辅导是课堂的补充,重在因材施教。

早读任务:语文、英语教师需明确早读任务,指导有效晨读。

个性辅导:针对学有余力或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不同策略,进行个别或小组辅导,查漏补缺。

耐心策略:辅导需耐心,讲究方式,避免疲劳战术,保护学生自尊心与积极性。

(七)教研活动:专业发展的“永动机”

教研是教师成长的引擎。

问题导向: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益为核心。

人人参与:鼓励每位教师参与教研教改,要有课题、有计划、有总结。

课堂实践:新教师须上汇报课,骨干教师须上示范课,全体教师每学期至少一节公开课。

常态规范:教研组每周活动,主题明确,确保实效。教师须完成规定的听评课任务,并积极撰写论文、案例,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