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企业会不会赚钱?就看这一个指标

“拿到一张财务报表,要怎么看企业会不会赚钱?能不能赚钱?”这是很多财务小白都会疑惑的问题。说白了,面对这么多的财务数据,

“拿到一张财务报表,要怎么看企业会不会赚钱?能不能赚钱?”这是很多财务小白都会疑惑的问题。

说白了,面对这么多的财务数据,关键在于找到核心指标——ROE(净资产收益率)。

但ROE到底是什么,怎么看,之后又该怎么用呢?

别急,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来给大家从五个方面来好好讲讲这个ROE。

一、 什么是ROE?

ROE,中文叫“净资产收益率”。它就是衡量一家公司利用股东投入的钱(净资产)来赚钱的效率。

说得更直白一点,你作为股东投了钱,你肯定关心这家公司能用你的每一块钱生出多少利润来,ROE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我一直强调,评估公司不能只看它赚了多少钱的绝对值(净利润),更要看它是在多大的本金基础上赚到这个数的(净资产)。

那么怎么看一家公司的资产结构?

比如这里我用FineBI搭建了一个资产分析的可视化看板图,拖拽组件就能详细看到资产的结构和趋势等指标。

我一直强调,效率,往往比规模更重要。

理解了ROE作为一种“效率尺子”的定位后,我们接下来看看这把尺子具体是怎么制作的,也就是它的计算公式。

二、 ROE的指标拆解

ROE的计算公式其实非常简单:

ROE=净利润÷净资产

这里面的两个关键成分,我们来明确一下:

净利润:就是一家公司在一定时期,比如一年内,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和税款之后,最终净赚到的钱。

净资产:也叫股东权益。它代表真正属于股东的家底。计算公式就是: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总资产是公司控制的全部资源,但其中一部分是借来的,也就是负债,减去负债后剩下的,才是股东自己的钱。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假设A公司今年净利润为8000万元。它的总资产为10亿元,但其中有7亿元是借款,那么它的净资产就是10亿-7亿=3亿元。

因此,A公司的ROE=8000万÷3亿≈26.7%。

这个结果说明,股东每投入100元本金,公司就能赚回约26.7元的净利润,这个赚钱效率,看起来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仅仅知道最终的数字是远远不够的。26.7%这个结果很吸引人,但它到底是怎么来的?

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地方。接下来,我们要拆解ROE,看清它背后的驱动力量。

三、 看清公司赚钱的三个指标

要真正评判一家公司,我们必须把ROE拆开,看看它的高回报究竟源于何处,这就要用到经典的“杜邦分析体系”。

用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掌握杜邦分析,你的财务分析能力会有质的飞跃。

杜邦分析将ROE拆解为三个关键指标的乘积:

ROE=(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净资产)

我们来逐一解读这三个核心指标:

1、净利润率 (净利润÷销售收入)

这个指标直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它回答的问题是:每卖出100元的产品,公司最后能净赚多少?

净利润率高,通常意味着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比如品牌溢价高、技术壁垒强,或者成本控制做得非常出色。

比如,一家高端白酒一瓶酒的销售收入是1000元,而在经过扣除原材料、生产、营销和税收等所有成本后,它最终净赚300元,那么这一瓶酒的净利润率就是300÷1000=30%。

2

这个指标衡量公司的运营效率。它回答的问题是:公司投入的总资产,比如厂房、设备、存货等,能产生多少销售额?

总资产周转率高,说明公司管理层能力卓越,资产利用效率高,货物周转快,资金回笼迅速。

3

这个指标体现公司的财务的负债的程度。因为总资产=净资产+负债,所以权益乘数大了,自然意味着负债多了。

这好比一个体检报告中的某项指标,适度是正常的,甚至有益的,但过高则明确提示了风险。

现在,我们把这三者串联起来:

ROE=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一家公司的高ROE,归根结底是由这三项能力组合而成的:要么是利润厚,要么是效率高,要么是杠杆大,或是几种情况的结合。

通过这种拆解,你就能穿透表面数字,洞察一家公司赚钱的真实模式。

数值同样的ROE,其背后的故事可能截然不同。理解了ROE的构成,我们才能更冷静地面对下一个关键问题。

四、怎么提高ROE?

一家公司如果想提升ROE,它必须从这三个核心指标中至少一个入手。

你可能会问,具体怎么做呢?用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管理层每天都在为优化这些指标而努力:

提高净利润率

公司必须要打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说白了,就是让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变得更有吸引力。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研发创新或品牌建设来提升产品定价权,让客户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或者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供应链来严格控制成本,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挤出更多利润。

加快总资产周转率

这时候我们就要思考如何让同样的资产创造出更多的销售额。

我们可以:

加强营销、优化渠道以加速产品的销售过程;

提升库存管理水平,减少资金占用;

提高生产线的效率,让机器设备在相同时间内产出更多产品。

调整权益乘数,即适度增加负债

这相当于使用财务杠杆,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这能在不增加自有资金的情况下扩大资产规模,从而直接提升ROE。

了解了如何提升ROE的方法后,我们还需要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五、 ROE越高越好吗?

这是最考验投资者洞察力的一点。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我们必须辩证地看。甚至,对于某些异常高的ROE,我们要格外警惕。

高ROE当然吸引人,它代表了可观的资本回报。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高”是否健康、是否可持续。

1. 警惕由“高杠杆”驱动的ROE

这是最需要警惕的情况。

如果一家公司的ROE很高,但拆解后发现,其主要推手是极高的权益乘数,也就是背负了巨额债务,那么这种高ROE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

负债经营有利有弊,它能放大收益,同样也能放大风险。

一旦市场环境变差或经营出问题,收入下滑,高额的利息和债务可能直接压垮公司。听着是不是很熟悉?这种高ROE是脆弱的,是建立在风险之上的。

2. 考察ROE的可持续性

一家公司的ROE可能会因为出售资产、获得政府补贴等一次性事件而在某一年突然变得很高。

但这种事件不可重复。因此,我们考察ROE,绝不能只看一年,而要看其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表现。

一个能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比如说连续多年高于15%的ROE,远比某一年奇高的ROE更有价值,它才能真正说明公司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3. 分辨ROE的真实性

有时,高的净利润可能并非来自健康的主营业务,而是通过财技手段调节出来的。

比如,削减必要的研发投入、进行不具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等。

这会导致ROE虚高,需要我们仔细阅读财报,甄别利润的质量。

所以,回到我们的核心问题:ROE是不是越高越好?

我的结论是:我们要追求的,不应是一个绝对数值的“高”,而是一个由坚实基本面支撑的、可持续的“高”:

由高净利润率或高资产周转率驱动的高ROE,通常是高质量、低风险的,这就值得我们去追求。

如果是包含了适度财务杠杆的ROE,那么可以接受,因为这属于对金融工具的合理运用。

但主要依靠过高财务杠杆堆砌出来的ROE,则是一个危险信号,需要我们保持警惕。

总结

所以说,ROE就是对企业盈利模式、资产运用效率和财务结构的全面反映。

在分析ROE时一定要结合企业业务去看,它的提升必然是建立在健康的商业模式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上的。

这回你明白怎么去分析财报上的ROE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