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温知意
跳出常规看世界
跟着知意观天下
2026年深圳APEC会议尚未拉开帷幕,台湾地区方面却已单方面制造了紧张态势。
台当局先是抛出两个条件,摆出一副“谈不拢我就不来了”的姿态;大陆则仅用两个句子,冷静回应,明确底线。

这场看似程序性的小事,其实是两岸在国际规则之下的一次实战交锋。有人想借“经济名义”打“政治算盘”,有人则用“规则语言”把话说死。
台当局提条件,算盘打得响11月3日,台湾地区“国际组织司司长”孙俭元站出来放话:要参加2026年深圳APEC会议,台当局得要两样东西——“平等对待”和“人身安全书面保证”。
听起来像是保障代表权益的正常诉求,但仔细一琢磨,这“平等”二字其实别有含义。所谓“平等对待”,不是要待遇,而是想要地位。

台当局的算盘很清楚,就是想突破“中华台北”的既定身份,把自己往“主权代表”方向靠一靠。而那份“安全保证”——更像是自导自演的戏文。深圳作为国际大都市,办个APEC还保不住一个代表的人身安全吗?
台当局玩这招,目的不只是争个名次。一方面,台美军售卡壳,岛内质疑声起;另一方面,中美关系略有缓和,民进党当局担心自己被边缘化。
于是,借APEC这块“国际舞台”,炒作“受打压”、“被排挤”,一边给自己找台阶不参会,一边对内对外各打算盘。说到底,这是“国际参与焦虑症”的又一次发作。
大陆只说两句话,却把话说透了面对台当局“来或不来”的放话,大陆并未跟着起哄,而是以一句话点破本质:“台湾地区的参与,必须依据一个中国原则和APEC有关谅解备忘录处理。”
没有情绪,没有绕弯,也不回应“安全保证”的虚设问题。大陆的回应,直接回到规则原点,把讨论拉回现实。因为这件事,本就不是协商,而是执行。不是谈条件,而是守规矩。
为什么大陆底气这么足?因为这些规则不是谁拍脑袋定的,而是早就写进了1991年的《APEC成员加入谅解备忘录》。文件明确规定台湾只能以“中华台北”名义参与。

1993年美国搞出的“西雅图模式”,早早就定下了领导人会议不邀请台湾地区代表的规定。这规矩运行了三十多年,早成了APEC的操作手册。大多数成员经济体也都认同这个安排,毕竟没人愿意为一个地区的政治冒险,搞乱整个区域经济合作的节奏。
大陆这次不仅是主办方,还是规则的维护者。2026年深圳APEC将是中国第三次做东道主,不但要安排好会议本身,还要守住规则边界。
大陆一直强调善意,欢迎台湾地区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参与APEC;但这份善意,不代表可以挑战原则。

台湾地区能不能参加APEC,答案并不复杂。不是大陆要不要答应,而是台当局愿不愿守规矩。
台当局喜欢说“被排挤”,但明明规则写得清清楚楚。只要不越线,台湾地区完全可以参与APEC各项活动。偏要加条件、搞特殊,就等于自己堵了自己的路。
这不是大陆“设门槛”,而是国际社会早就设立的通行门。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连美国、日本这些APEC重要成员都默认这个框架。
台当局想跳出规则、搞“平等地位”的小动作,不但行不通,还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台当局若真想为岛内民众争取国际参与空间,就该明白:真正的空间,不是靠“吵”出来的,是靠“守”出来的。规则不容讨价还价,底线不容试探。
台当局这次放话,其实更像是给自己找台阶。大陆只说两句话,就把游戏规则摆得明明白白。国际舞台从来不是“单边秀”,而是“共同行”。
放下政治算盘,才能走好经济合作的路;遵守既定规则,才有可能真正参与国际事务。台当局如果真想来,那就先看看自己是不是穿对了“入场服”。
参考资料
青瞳视角 大陆对中国台北参加明年APEC会议设置附加条件?外交部回应
鲁中晨报 中国台北将参加APEC会议?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