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瞄准AI核心需求:Ironwood 芯片的全场景算力突破​

2025 年 11 月 6 日,谷歌正式发布第七代 TPU 芯片 Ironwood,这款专为高负载 AI 任务设计的产品

2025 年 11 月 6 日,谷歌正式发布第七代 TPU 芯片 Ironwood,这款专为高负载 AI 任务设计的产品,不仅实现训练与推理性能较前代四倍提升,更通过架构优化与生态整合,为 AI 行业提供了兼顾效率与成本的算力解决方案,直接回应了当前大模型发展中 “算力瓶颈” 与 “能耗压力” 两大核心痛点。

在大模型训练场景中,Ironwood 的性能突破直接转化为研发效率的提升。当前主流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需消耗数万 GPU 算力日,而 Ironwood 通过单 POD 单元 9216 颗芯片的协同运算,可将同等规模模型的训练周期缩短 60% 以上。更关键的是,其支持的 FP8 高精度计算格式,在保持模型训练精度损失低于 2% 的前提下,将数据传输量减少一半,这意味着 AI 企业无需大幅扩容存储系统,即可支撑更大规模模型的研发 —— 这一点已在 Anthropic 的早期测试中得到验证,其反馈显示 Claude 模型在 Ironwood 上的训练迭代速度提升显著,且算力成本同比降低。

针对 AI 推理场景的低延迟需求,Ironwood 的硬件优化同样精准。通过提前编译算法与动态资源调度设计,芯片可将单次推理响应时间控制在毫秒级,满足智能客服、实时翻译等高频交互场景需求。同时,1.77PB 的共享高带宽内存设计,让多颗芯片可同步调用海量数据,避免了传统架构中 “数据搬运” 导致的效率损耗,这使得 Ironwood 在处理视频生成、多模态理解等数据密集型推理任务时,表现出比通用 GPU 更优的稳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Ironwood 并非孤立的硬件产品,而是与谷歌 AI 生态深度协同的核心组件。其不仅为谷歌 Gemini 模型提供算力支撑,还通过谷歌云平台向外部企业开放,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调用单颗芯片或集群资源,无需投入巨额成本建设专属算力中心。这种 “算力即服务” 的模式,搭配芯片本身的高性价比优势,正在降低 AI 技术落地的门槛 —— 尤其对中小 AI 团队而言,此前因算力成本过高难以启动的大模型项目,如今可借助 Ironwood 的算力支持逐步推进。

行业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 AI 算力需求仍将保持 80% 以上的同比增长,而通用 GPU 的供应紧张与成本高企,让定制化 AI 芯片成为重要补充。Ironwood 的推出,不仅是谷歌在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战略落地,更标志着 AI 算力市场从 “通用化” 向 “场景化” 转型的加速,其通过性能、效率与生态的三重优势,正在为 AI 行业提供新的算力选择。

部分内容由 AI 工具辅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