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现代社会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这个节日对于老年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这句古老的诗词,在菏泽,被赋予了崭新而温暖的注脚。在菏泽,当老人们走出家门时,他们能感受到的不仅是便捷的生活,更是一座城市主动递上的、可触可感的温度。
清晨的公园里,太极剑划破晨雾,笑语在广场上回荡;社区的长椅上,老友对弈,闲话家常;崭新的无障碍公交,稳稳地停靠在路边,耐心等待他们从容上下……这一点一滴的日常,编织成了晚年生活安稳幸福的图景,展现了老年人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一座城市的文明与温度,恰恰就体现在它如何对待那些曾经为之奋斗、如今缓缓行走的长者。
从社区食堂的烟火气到“嵌入式”照护的温情,菏泽这座城市正通过一系列精准触达老人生活细微之处的暖心服务,将关怀融入一日三餐、起居行走,让“老有所养”更具质感,让“老有颐养”成为现实。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的舒心陪伴
养老的温度,关乎每一位长者的尊严与幸福。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成为民生工作的重点。菏泽探索构建起城乡全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
敬老感恩不止重阳,为老服务让爱绵长。近年来,菏泽市高度重视老年人工作,全市形成了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市、乡、村全域覆盖、多元一体养老服务体系。
行动的力量体现在具体的规划中。菏泽市为这项暖心工程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到2025年12月14日,菏泽三区要完成16个首批试点单位确定、老人需求摸底、服务项目公示、专项部门设立和资源融合等关键任务,并从12月15日起全面启动服务,为老人提供助医、助洁、精神慰藉等服务。明年7-9月,将开展总结评估,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唯有美食和爱不可辜负”,美食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社交距离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一餐热饭,暖心暖胃。在菏泽的多个社区,“幸福食堂”飘出的不仅是饭菜香,更是浓浓的幸福味。
近年来,菏泽多个社区开办的“幸福食堂”,针对高龄、独居老人提供物美价廉的餐食。饭菜软糯、营养均衡,这里不仅是解决吃饭问题的地方,更是老人们社交的乐园,排解了孤独,吃出了“家”的味道。

这座承载着便民、惠民初心的食堂,不仅是社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推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的又一丰硕成果。
“丰富活动”送温暖 “精神养老”暖夕阳
在扎实推进为老服务的过程中,菏泽市深刻认识到,老年人的需求不仅在于物质层面的“老有所养”,更在于精神层面的“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此,全市各地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将温暖与关怀真正送到老人的心坎上。

依托社区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菏泽市广泛开设书法绘画、戏曲欣赏等课程。老人们在这里挥毫泼墨、唱念做打,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更在笔墨丹青与悠扬唱腔中找到了情感寄托,开启了与时代接轨的新窗口。
锣鼓铿锵,奏响时代节拍;唱腔婉转,传递文化温情。在菏泽多个社区,传统戏曲不仅是深植居民心中的文化记忆,更是连接邻里情感、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纽带。无论是社区广场上热闹的“露天戏台”,还是文化能人工作室里细致的“唱腔打磨”,处处都能听见悠扬戏韵,看见居民乐享文化生活的生动景象。

“智慧助老”更贴心
在数字化时代,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智慧生活成果,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菏泽市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并行,线上便利与线下服务并重,多措并举推动数字适老化改造,让老年群体在技术发展中感受到更多城市温度。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菏泽市持续加大“智慧化医院”建设力度,着力提升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目前,已搭建完成全市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平台,让排队成为过去式。特别是针对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医院保留传统窗口的同时,导诊台志愿者主动上前,手把手帮助他们完成操作,数字鸿沟在此被温情填平。
除此之外,为切实优化为老服务,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通过更适合老年人的形式,菏泽各地开展网络安全、防诈骗、健康知识等科普活动,帮助老年人融入数智生活。

一直以来,菏泽市开展养老诈骗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持续筑牢“反诈防骗”安全防线。菏泽市聚焦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高发风险,全面加强动态监测与预警提示,做到早识别、早干预、早处置。同时,创新宣传方式,持续推动防诈宣传走进社区、深入家庭,通过真实案例解析、情景剧展演、社区讲座等形式,生动揭露诈骗常见套路与社会危害,有效提升老年群体对电信网络诈骗及相关犯罪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让老年人安心、放心地享受幸福晚年。
从“看病难”到“健康管家”的贴心守护
改善老人就医体验,菏泽始终在路上。

对于身体机能衰退的老人而言,“看病难”是最大的忧患。菏泽的医疗机构正致力于将这份“难”化为“易”,最显著的改变在于“适老化改造”的全面推行。各大医院普遍开设了“老年人优先窗口”,提供挂号、缴费、取药“一站式”服务,大大缩短了老人们排队等候的时间。导诊台配备的轮椅、老花镜,走廊里加装的扶手,无不体现着人性化的考量。

今年,菏泽市首张养老服务电子消费券在定陶区五福老年公寓成功申领并发放。公寓内一位符合条件的入住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通过便捷的“民政通”微信小程序顺利完成线上申请流程,现场领取到了这份承载着关爱的“政策红包”。这张可以直接抵扣未来养老服务费用的电子券,让老人及其家属第一时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温暖与实惠。
成武县搭建起县、镇、村、家庭联动的养老服务网络。龙头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利用智慧养老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等服务。
郓城县依托县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和22处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养老服务团队,定期为6000余名建档立卡特困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让农村分散供养特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善养。

……
更深层次的,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扎实推进。在菏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再是一纸协议。他们定期上门为慢性病患者测血压、调药方,成为社区居民熟悉的“健康守门人”。一个电话,一声问候,让疾病预防和管理深入家庭。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深入开展,医患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生不再只是在医院诊室里等待患者前来就诊的陌生人,而是成为居民身边随时可及的健康守护者。
今年,政府鼓励养老机构在家庭设置养老床位并给予运营补助,将居家适老化改造纳入以旧换新重点支持范围,为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这些细微之处的改造,守护的是老年人日常起居的安全,体现的是城市无微不至的关怀。
这些一系列来自基层、充满智慧的生动实践,是菏泽市“何以享老”的最美诠释。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汇聚成一座城市尊老爱老的深厚情怀。
每个人都终将老去,一个懂得尊重和善待老年人的社会,未来必将更加温暖宜人。一座“温柔以待”老人的城市,并非要做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能否将心比心,于细微处见真章。它是养老驿站里的一碗热汤,是医院窗口前的一句“您先请”,是公交车门边的一次暖心搀扶。
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汇聚成的正是城市文明最深厚的底蕴。当每一位老人都能便捷地生活、有尊严地就医、自由地出行,他们脸上绽放的笑容,便是对这座城市最高的褒奖。这份“温柔以待”,是菏泽书写的最动人的民生答卷。
来源:大众网 记者 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