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6元鸡排与600元情绪价值:我们都在寻找真实的连接

长长的队伍从摊位前蜿蜒而出,在景德镇的街道拐了个弯。人群中有提着行李箱的游客,有专程从上海坐三小时高铁赶来的澳大利亚留学

长长的队伍从摊位前蜿蜒而出,在景德镇的街道拐了个弯。人群中有提着行李箱的游客,有专程从上海坐三小时高铁赶来的澳大利亚留学生,还有捧着景德镇瓷盘来排队的本地人。他们在等的,不只是一份6元的鸡排。

“你是精英,值得拥有世间美好”“炸不到位,我无法原谅自己”——“鸡排哥”李俊永一边快速裹粉、翻炸,一边用这些脱口秀式的金句与顾客互动。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这个景德镇五中附近的鸡排摊,成了许多人情感的临时避风港。

01 情绪价值,这个时代的情感新刚需

“6元的鸡排吃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有网友这样调侃道。更有甚者,将其形容为“6元鸡排附赠600元情绪价值”。

在鸡排哥走红的背后,是一种普遍的情感缺失。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高强度工作后身心俱疲,一句话都不想说的经历。而鸡排哥的摊位前却总是欢声笑语,他不只卖鸡排,更提供许多商家早已丢失的人情味与温度。

有顾客感叹:“他的肢体动作很有意思,语速也快,喜欢用英语的语法说中文,而且对每个顾客的态度都很好。”即使隔着屏幕,网友也能被鸡排哥那份真实的“活人感”所感染。

02 爆红的秘密,藏在那些微小而坚定的原则里

鸡排哥的走红并非偶然,他那微小而坚定的原则,构成了其魅力的核心。

他坚持下午四点半后优先学生购买,甚至卖给学生的鸡排要比其他顾客便宜1元。当摊位前排起长队,他会为鸡排炸过火而自责不已。

这些看似简单的原则,在一个缺乏信任的社会里显得尤为珍贵。他没有试图讨好所有人,而是坚守着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并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03 从一个人到一个“鸡排世家”的温情

随着生意越来越火爆,鸡排哥的家属亲戚都赶来帮忙。网友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鸡排世家”,每天都会解锁新人物——“鸡排嫂”“鸡排舅”“鸡排奶奶”“鸡排侄儿”。

在谈及家庭时,鸡排哥曾公开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人生最大的成功是选对了老婆。她品性好、性格好,对别人真真诚友善,非常勤劳,为家庭付出很多。”这些充满珍视和肯定的发言,恰好也戳中了当代人对平凡爱情的真挚向往。

04 流量过载,当温暖开始灼手

然而,突如其来的巨大关注,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鸡排哥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不少网友担心他的身体健康。有网友拍摄视频称,“鸡排哥”因为生意太好,已经忙出了“班味”。

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些人开始无端质疑,甚至编造他“身家千万”“多套房产”的谣言。尽管鸡排哥本人回应“还没赚够一个亿,只有一套房”,但讨论并未停止。

这场原本充满温情的关注,正逐渐被阴影笼罩。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一群精神匮乏的人正疯狂地涌向一个鲜活的人,通过汲取他的价值来弥补自己的空虚。”

05 一座城市的温度,如何接住这“泼天的流量”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流量,景德镇相关部门展现了难得的温度与智慧。

考虑到鸡排哥原来在景德镇市第五中学附近的摊位前有排长队的现象,为防止影响学校附近的交通秩序,昌江区城市管理局为他安排了新的便民摊位。

景德镇文旅部门也陆续“出招”,鸡排哥现身景德镇文旅座谈会,并荣获“景德镇文旅推荐官”称号。当地文旅部门看到了他展现的“有人认真做小生意,有人真诚对待陌生人”的城市温度。

06 情绪价值背后,是我们共同的渴望与困境

鸡排哥的案例,是当下情绪价值被高度需求却又极易被快速耗尽的缩影。

当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向外寻找精神寄托,这或许正暗示着我们内心世界的贫乏,以及现实生活中深度交流的减少。在此情境下,要求鸡排哥始终如一地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情绪价值,无疑是一种强人所难。

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再到景德镇的鸡排哥,这些现象级的地方热点,确实让大众的眼光回归普通人,看见了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

夜幕降临,鸡排哥的摊位前依然人头攒动。不远处,千年瓷都景德镇的窑火依然闪亮,见证着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生生不息。

鸡排哥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在数字时代,人们对真实情感连接的渴望从未如此强烈。我们渴望的不仅是一份美味的鸡排,更是那份久违的、面对面交流的温暖,是那句直达心灵的幽默话语,是那个把我们当作独特个体来对待的真诚微笑。

也许,我们不该把所有的情感需求都寄托在一个鸡排摊主身上。真正的情绪价值,最终应该来自于我们重新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建立深厚的联系,来自于我们把鸡排哥对待顾客的那份真诚与热情,带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在流量会褪去、热点会更替之后,那些雨中等待的承诺、为弱者破例的瞬间、夫妻并肩的背影,将继续比鸡排本身更加美味,更加持久地滋养每一个渴望连接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