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的时候,我对工作的目的很明确:不断提升能力,从而跳到更高的行业,直到自己能够到天花板。
多年前,我在上一家公司干了一年多,离职后,有机会进了乙方公司,开始接触更具创意和挑战性的工作。那时房地产经济还是上升期,很多乙方能到项目,这也是它们最辉煌的时期。
乙方的工作氛围很好,领导很照顾我,时常给我的文案进行指点,大多数创意和思维很好,唯一的问题是:甲方不买账。
重庆的乙方公司和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没得比,很大的问题是,乙方的议价能力太低,大多数服务的企业,多是沿海城市剩下的,你永远不会在重庆发现操盘国际性大项目的能力。加上沿海城市还有很多外籍人士,其前瞻性和局限性,自然受到许多打压。哪怕是我所在的乙方公司,看似外表光鲜,真正接触到的项目,依旧是挑三拣四剩下的。
我在乙方是工作最拼命的时间,那时人年轻,有梦想,无论多难,多苦,多累的活儿,都去做,原因自然是觉得自己起点低,得多做多学,才能提升。
记得当时负责的项目,有一房地产企业,在沙坪坝雄踞多年,一本项目画册,翻来覆去,做了一年,经历过两三人,到最后我离职,依旧没有出街。用大家的话说:「如果不是付款及时,根本不会接这么烂的项目。」这句话道出了行业的辛酸。
乙方大多情况收尾款的期限很长,加上工作是先比稿,干活儿,做完后,再付款,有的甲方付款周期长,如果资金项目太大,需要垫付,一旦出了问题,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倒闭。
一年多的工作,我常常是睁开眼上班,闭上眼睡觉。偶尔项目要交付,不能闭眼,只好在公司熬通宵。久而久之,我心生厌倦,如果再这么下去,这辈子迟早要完蛋。生活不该是这样,我心想。
我开始逃离乙方,慢慢找工作,前后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找到。
怀着忐忑的心,我去找领导,说要辞职。我手里还有两三个项目,突然辞职,领导有些错愕,问我怎么想走。我说,这工作没有任何意义,有文化的人和没文化的人聊创作,根本没办法凑在一块儿,往后是一些官场话,自己不能胜任,需要休息之类的。
领导说,那离职时间是一个月,我们要找到人才能走。我赶紧说,不行,那边要我一周内报到。领导有些愤怒,说,小山,你知不知道这么做是什么后果?还想不想在这行业呆了?我听了,怒从心头起,心想,你有这么大的本事?可以左右我的发展?转念一想,公司除了工作强度大,其他方面没得说,至少发工资没有拖欠,下午茶丰富,关键的是帮我缴了五险一金。于是强忍怒气,委婉地说,确实是没办法,走得急,特别对不住。两人一来一语,说了些官场话,工作交接之类的语言,见我态度坚决,领导不得不放行。
交接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离职后,我的职业似乎并无任何异样,再后来,我觉得只靠写字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慢慢学其他方面的技巧,用老话讲:技多不压身。逐渐逃离单一的文案行业,转而寻找更有意义的工作。
现在,AI 兴起,再回头看自己以前的工作,更觉得转型是件明智的决定。我很羡慕国外那些一辈子靠写字生活的人,但不得不说,至少在重庆,这是份儿非常危险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