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区业主,每天生活在这片社区里,我们既期待有舒心的居住环境,也希望物业能真正帮我们解决问题。但实际生活中,不少业主都有一堆疑惑和不满。今天,我就代表小区的业主们,向物业提出三个问题,盼着能得到明确回复。
我们每个月都按时缴纳物业费,从不含糊。有的小区物业费还逐年上涨,物业说 “是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可现实呢?楼道里的垃圾,有时两三天才清理一次,遇到下雨,单元门口的积水半天没人处理。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坏了半个月,反馈后只得到 “会上报” 的答复,至今没修好。甚至有业主家被盗,调监控时才发现,几个关键位置的摄像头早就故障停用了。既然收了物业费,承诺的 “全方位服务” 为何总是 “缩水”?是物业把费用用在了别处,还是根本没把业主的需求放在心上?
小区的电梯间里,常年挂着各种广告。装修公司、培训机构、家电品牌的海报,换了一茬又一茬。小区门口的快递柜、丰巢柜,每年都要给物业交场地费。还有部分业主,租了小区的公共车位,租金也是交给物业。这些公共区域产生的收益,按理说该归全体业主所有,可我们从没收到过物业的公示:一年到底有多少公共收益?这些钱花在了哪里?更别说按规定分给业主了。是物业觉得这些收益 “该自己管”,还是根本不想让业主知道?难道业主连知情权和收益分配权都没有吗?
家里遇到水管漏水、电路故障,或者外墙渗水、窗户漏风,我们第一时间联系物业维修,可往往要等上好几天。有业主反映,家里卫生间漏水,给物业打了 5 次电话,维修人员才上门,而且只是简单缠了几圈胶带,没几天又漏了。还有老人家里暖气不热,寒冬里反复找物业,对方要么说 “正在检修全小区,再等等”,要么推给供暖公司,互相 “踢皮球”。业主交了物业费,维修服务本是基本保障,为何总是 “催一次动一下,不催就不动”?是物业维修人员不够,还是服务意识根本没到位?
以上这三个问题,不是我一个人的疑惑,而是小区里不少业主私下讨论的 “心病”。我们不是想故意找茬,只是希望物业能真正站在业主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物业应该定期公示物业费的收支明细,让业主知道每一分钱花在了哪里。同时建立 “服务考核机制”,比如让业主每月对清洁、安保、绿化等服务打分,打分结果和物业人员的绩效挂钩,倒逼服务提升。
对于第二个问题,物业必须按规定,每季度公示公共区域的收益和支出情况,比如广告收入、车位租金等。如果收益有结余,要么用于小区设施升级(如更换旧器材、改造公共活动区),要么按业主户数平分,让大家真正享受到 “共有权益”。
对于第三个问题,物业可以建立 “维修响应台账”,接到业主报修后,明确承诺上门时间(比如紧急维修 2 小时内到,普通维修 24 小时内到),维修完成后让业主签字确认,避免 “敷衍维修”。如果是物业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供暖故障),也要主动帮业主对接相关部门,而不是一味推脱。
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业主和物业本应是 “一家人”,而不是 “对立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物业拿出诚意和行动,也需要业主积极沟通。希望物业能重视我们的疑问,真正把业主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一起把小区建设得更舒心、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