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色芳华》到《锦绣芳华》,从最初的开始到大结局,最让人唏嘘感慨的,不是始终心怀大义的蒋长扬和何惟芳,也不是一贯居心叵测的宁王,而是,命途多变心志不坚的刘畅。
刘畅这一生,都在追求“得不到”和“已失去”,唯独最后,宁王已成败局,他很“识时务”地临阵倒戈,因讨伐宁王有功而免除死罪,成为庶民,才终于想明白了要珍惜眼前人。
此时的刘畅和李幼贞之间,已隔了太多的爱恨情仇,原本以为,他们是很难放下过往平静度日的。可没想到,经历了太多变故的李幼贞也活得通透了,她想要跟刘畅一起重新开始。

但就是这句“重新开始”,才成了全剧最诛心之处。
刘畅之死。刘畅和李幼贞一起,观文人吟诗作画,沐浴长安城的繁华,刘畅说:
等我卖字画攒够了钱,咱们便去那城外的紫盖山中隐居,到时候咱们就建一处木屋,种一园瓜果,再也不问这长安之事了。平平淡淡,白首到老。李幼贞转过身对着刘畅,对他说:
子舒,或许我们真的能够重新开始。
我想这一刻刘畅的心中是欣慰的,他脑海中一定浮现出了往后余生跟李幼贞一起粗茶淡饭白首度日的情形。
这一刻,没有功名利禄,没有阴谋算计,没有被折辱了风骨的忍辱负重,没有刘氏家族的兴衰荣辱,也没有求而不得的牡丹。
这一刻,刘畅和李幼贞,就是一对寻常的夫妻,他们都想要活好当下、珍惜眼前。
只是一转瞬,一把尖刀已经刺进了刘畅的胸口。

已经疯癫的张谦口里喊着:
奸人终于死了,再也没有人害我了,春闱我一定高中。刘畅看着已经惊呆了的李幼贞,抓住她的手,嘴里说着:
幼贞,不哭,不哭。
然后,刘畅倒地气绝,李幼贞含泪转身离去。
刘畅死了。李幼贞来到一处尼姑庵下,想要寻短见,幸得师太点拨相救,从此相伴青灯古佛。
《锦绣芳华》刘畅和李幼贞的结局,我觉得是刻画得相当饱满和成功的。这里面蕴含了太多的情感起伏和人生哲理,让人在悲伤之余,又不得不由衷接受和认可这样的安排。

为什么说李幼贞那句“或许我们真的能够重新开始”是最诛心之处呢?
因为刘畅这个人,是真真应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话的。刘畅的父母势利肤浅,一直以来都把光耀门楣的枷锁加在刘畅身上,刘畅作为文人,也曾有过做纯臣,用自己的才能施展抱负的志向。
只可惜,这条路太慢也太难。他的父母为了巴结宁王,逼他去给宁王做赘婿,而他,也从此小人得志,仗着宁王给他的权势,作威作福,欺压百姓,成为了宁王有力的爪牙。

另一方面,刘畅早些年看不起结发妻子何惟芳,因为她出身商贾,一心想着同她和离。可当何惟芳真的提出和离,刘畅又不甘心自己是被甩的那个,又死死抓住何惟芳不放。
何惟芳假死脱身,被刘畅知道后,又多番纠缠,在他跟李幼贞已经成婚的情况下,还妄图让何惟芳做他的外室,后来更是囚禁何惟芳,各种丧心病狂的手段一应具上。
而对于他曾心心念念的李幼贞,真的嫁给他之后他反倒对她充满了厌恶和怨恨,半点不曾有夫妻之间的情意。

所以说刘畅这个人,他的出身和遭遇固然可怜,但他所做的桩桩件件也的确可恨。像他这样一个人,凭什么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还能够拥有粗茶淡饭平静度日的幸福?
他所做的那些,所造成的伤害,所犯下的罪孽,他就是应该为之付出代价、接受惩罚的。
如果说,刘畅真的痛心悔悟,想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弥补他曾犯下的错,那倒也罢了。只是,他到最后也没觉得自己有多错,反而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他的经历都是被父母被宁王害的。

他想要躲起来,跟李幼贞平平淡淡清清静静的过日子,把那些杀戮和伤害抛诸脑后,他不觉得这是他苟且偷生,他觉得这是他宽容大度,放下了前尘过往。
既如此,命运就在他最怀有希望的时候给了他最彻底的清醒。李幼贞答应了要跟他重新开始,这对于刘畅来说,应该是他此刻最想要的也最需要的,他已经拥有了,可是他立马又失去了,再也没有机会得到和享受了。
你看,这多么诛心!
只是,造成这样诛心的结局的人是谁呢?怪不得别人啊,一切都是他自己的因果。

俗话说:“因缘果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欠下的债,迟早都是要还的。
刘畅在做宁王爪牙时,曾经迫害了那么多的人,其中一个,就是张谦。张谦是一名身负才华的寒门学子,好不容易被蒋长扬他们发现才有了出头之日。
而刘畅利用张谦渴望成功心切的这种心态,拉拢收买他,用他对付蒋长扬,事后又不兑现承诺给他前途,反而要灭口。

你想啊,张谦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才看到那么一丁点儿希望,却被刘畅这么霍霍,他得有多不甘多怨愤啊?刘畅之前的遭遇已经让我们觉得可怜了,张谦跟刘畅比,那可是要可怜得多。
“匹夫之怒,血溅五步。”刘畅把张谦害到这等地步,张谦即便疯了,也心心念念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除掉奸人,就没有人害他了。
所以在刘畅即将要跟李幼贞重新开始过上平淡幸福的日子的时候,张谦的刀就这么恰到好处的到了。这是对刘畅的又一重诛心!

如果当初他没有害张谦,哪怕是稍微有点儿怜悯同情之心,不要把事情做到那么绝,张谦也不会穷途末路之后对他痛下杀手。
他没有给人留活路,也就怪不得别人断了他的后路了。坏事做多了想要善终,怎么可能呢?一切只是自己做下的业障罢了。

《锦绣芳华》大结局,刘畅死了,李幼贞出家,这样的安排才是合乎情理的。刘畅这样的人,虽然可怜,但一旦得势,比谁都狠都绝,他就不该有一个善终的结局。
而李幼贞虽然也做了许多坏事错事,她的内心却终究还有一丝未泯灭的良知,若遇到好的机缘造化,还是可以被点拨改造的。
你看,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由自己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