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五路口附近美食,绕不过的就是东新街。
多少年来,老陈家烩菜、郑家包子、王家桶子鸡被并称为“东新街三绝”,从文字到图文再到短视频,无数探店博主凡到这个片区,都会带上这些老网红。
时过境迁,“三绝”的拥趸不再像从前那么炙热,东新街夜市也不再稳坐西安宵夜界的头把交椅了,人们在寻觅美味时,似乎已经忘了这个区域。
但,五路口附近的美食,还是值得深挖的。

与东新街交汇,南北向的尚勤路、尚俭路,东西向的东一路,都卧虎藏龙。小到三秦套餐,一个肉夹馍、一碗胡辣汤,大到聚会餐厅,清真名菜、传统陕菜,个顶个的都是宝藏美味。
美味到什么程度呢?大概就是我这个南三环的人都愿意时不时地坐地铁跑过来解馋!
呐,别说咱吃独食,最近在这一片吃到的美食,这就大大方方的给大家伙分享出来:
潮州老鬼卤鹅
这家我一定要放第一!真正的宝藏小店,门头一点都不起眼,稍不注意就会忽略,里面也就两张小桌子,却藏着全西安难觅的正宗潮汕卤狮头鹅!

一进门听老板口音就知道正宗,再看到店内架子上,像南方小馆一样摆着客人们的存酒、存茶,就更稳了!

得知我们从南三环跑过来吃,老板一点都不惊讶,说有特别多高新的人都会开车过来吃他们家。

店里有二、三十的牛丸粉、卤鹅饭等简餐,也有论斤论个卖的卤各种。
站在橱窗点单挑选的时候,旁边还有个老顾客自发开始给我们安利,说他几乎每个礼拜都要来买好几次,卤鹅、鹅肝是最美味的!

鹅肉肥瘦均匀相间,一口咬下去,先是外皮的酥脆在耳边震响,同时皮下的肥肉混合着卤水在嘴里爆汁,紧接着就感受到瘦肉的细嫩。

以往吃了很多卤鹅烧鹅,都需要蘸酱吃解腻,但是他家的一直白口吃也不会腻!给白米饭再加上两勺卤汁,就着鹅肉特别下饭!
当然,蘸着店里特调的酸醋汁吃,也别有一番风味。

鹅肝也不愧是老顾客的最爱,比西餐厅、日料店便宜多了,入口即化,天花板级别。

还推荐他家的叉烧和粉类,牛丸粉超大一碗,汤特别鲜,两个人没吃完一碗。


海家粉蒸肉砂锅米线
靠一口辣子成名的砂锅店,每天只卖半天,去晚了吃不上。
只营业到下午3点,饭点去要抢座位,哪怕是日头正盛的中午,外面也坐满了人。好在是砂锅,大家吃得比较快,座位倒也不用等太久。

这口辣子是真的巨香,一进店就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儿,个人觉得是可以代表陕西油泼辣子砂锅的存在。

满满的芝麻粒,每一口都会带到,在嘴里咔滋咔滋的越嚼越香,越嚼越上瘾。

好多人以前在这附近上学经常吃,到现在2025年了,价格依然保持亲民水准,普通砂锅都是13块,加肉加料的也不贵。

两掺砂锅可以随便自己选掺什么,满满一锅里主食和配菜都特别足!麻花、油泡、豆腐皮、金针菇、绿菜、蘑菇…几乎要霸占整个砂锅,都不用点夹馍,饭量大的男生一碗就能吃饱!

福顺斋灌汤包
从老破旧小巷子里走出的美味,俘获老中青三代食客,现在已经开了更大、更精致的店。
包子都是现点、现包、现蒸,慢工出细活,所以上菜有点慢,但是用店里贴的一句话说就是:美味值得等待。

肉的22、24一屉,一屉10个。不忌口的强烈建议羊肉的!不愧为店里招牌一绝,完全不膻,比起牛肉浓浓的肉香,还更多了一层鲜美。

我对他家的好感有部分来源于不会破皮。经常吃灌汤包的朋友都知道,汤包的精髓就是先咬出一个小口,吸光了里面浓郁鲜香的汤汁,再蘸料汁吃肉。

这个过程中,如果包子皮粘底或互粘,那么从笼屉夹出来的时候就很容易破皮,导致汤汁尽洒,那一瞬间,这个灌汤包的美味就几乎要损失90%了。
这家我吃了十几个都没有这个问题,好评!

店里除了灌汤包,还有清真的小酥肉、黄焖鸡等,炖得软软呼呼的,汤汁也是一绝!

服务不错,老板是珍惜食材,热爱美食的人,看我们一直在拍照,还提醒我们,要趁烫嘴吃,凉了就没汤汁了。
店里还配了免费茶水和解腻泡菜,整顿饭吃得人舒舒服服的,一定会再来!

豫 宾 楼
只要他保持水准,我就会一直强推大家去吃的店!
这家本来没在拍摄计划内,是拍灌汤包时路过,看到室内室外都坐得满满当当,才好奇到底是有多美味。

别说!还真别说!这家是清真餐厅,主做民族菜,花样非常多,五大必点样样不踩雷。

扒牛肉是招牌中的招牌,清真名菜,之前去天津旅游就吃过,时隔多年终于在西安吃上了。

牛肉肥瘦相间,瘦的软烂醇香,肥的入口即化不油腻,丝丝纹理之间浸满了独特口味的酱汁,特别下饭!
我们把肉抢着吃光之后,朋友就着酱汁又拌了一碗米饭!

他家菜量都特别大!看看这盆豫香什锦和米饭碗的对比就知道了。海参、鱿鱼、丸子、口蘑、小油菜...丰富食材汇聚一盆,不夸张的说,得三个人才能把这道菜吃完。


TOP3的芝麻里脊也是香到掉渣,点之前以为炸物会很油腻,其实一点都没有!外表酥酥脆脆的满是芝麻香气,里面的里脊肉特别鲜嫩!

个人感觉他家只要是推荐菜,你都可以闭眼点。店里吃饭的多是五十来岁朝上的叔叔阿姨和爷爷奶奶,老餮严选,没问题的!

张凌峰肉夹馍
凉皮、米线、肉夹馍,三秦套餐里的排队王,不少陕西老餮心里的肉夹馍TOP3。不管啥时候去,点单口都站了不少人。

普通肥瘦、纯瘦都是10块钱一个,明厨档口现打馍,刚出炉松脆香酥,肉量确实给的多,满满当当几乎要溢出来。


肉卤得软烂,肥肉软滑流油,浓郁的肉汁浸润着馍,肉香、面香、汁香混合交融在舌尖,香乃了。

他家还有免费自助的稀饭可以解腻,凉皮是经典的秦镇凉皮口味,米线味重,有种小时候学校门口的米线味道。简简单单一餐得到大满足,说的就是他家了。

韩道建肉丁胡辣汤
被河南朋友认证过的店,一早五点开门,不到半个小时人就很多了,卖不到中午就没有了。

豆腐脑和咱平常吃到的不一样,是糊状的卤汁,标准的河南豆腐脑做法。

胡辣汤的料特别多,不是只有汤汤水水的,一早上一碗到胃里特别扎实。

李向阳胡辣汤
胡辣汤界的网红,东新街早餐界的牌面。我经常去吃,基本上五点多就已经有很多人了。

他家差不多有30年了,不光成了附近居民的早餐固定点,这几年也成了游客的打卡点,胡辣汤每天要续上好几大盆。

整体味道偏重,麻、香兼具,再点上些许香醋,来勺油泼辣子,清早来一碗提神醒脑。

一碗胡辣汤,五个水煎包几乎是每桌标配,他家做水煎包的师傅就没法歇着,端上来一大盘没一会儿就被铲空了。


个人最喜欢把他家的老开封杠子油条泡进胡辣汤里吃,一定不能泡太久,稍微浸润一下,咬上一口,油条外层依然酥脆,配上挂住的黏糊胡辣汤,香味加倍!

阿伊莎过桥米线
老网红了,每次提到五路口美食,他家一定赫然在榜。

可以吃过桥米线也可以吃小火锅,价格都很划算,吃不饱的话,米线还可以免费再加一份。

重口味的朋友应该会很爱,米线的咸、麻、辣都给的很足。现在吃他家小火锅的人好像比较多,有吃过的朋友可以评论区讲一下~

十九面包店
老国企粮店旗下的面包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到现在。

卖的都是儿时的味道,许多西安孩子吃到的第一口面包就是在这里买的。

店里款式很多,一不小心就会挑花眼,基本都是咱们小时候的样式,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光是看模样,就能一秒回到童年。

买了一大堆才五十几块钱,性价比吊打网红店!

如果你来五路口觅食,千万不要错过这家老味道面包店!

解放路饺子馆
始于1935年,见证了一群人初踏入西安的第一餐,记录了一群人离开西安的最后一餐。
鼎鼎有名的“饺子宴”就首创于此,据说文学巨匠曹禺、路遥都来这里打过卡。

手工的水饺和自己家里包的饺子一个样,散发着面食最本质的香味。蘸上一口自己调的酱醋汁,裹满油泼辣子的饺子咸香可口。

不光有干、汤,他们家的饺子吃法多种多样,蒸煮煎炸样样美味。不知道吃啥的时候,来这里试一试,看看最朴实的吃食,能做出何等老字号的美味。

明阳楼饭庄
老字号清真餐厅,做得是传统陕菜。

经过时间的认证,老味道,亲民价,不踩雷,之前还创新了黑泡馍,赚足了眼球。

再不要纠结每天吃啥了,西安的大餐厅小馆子,还是很值得去挖掘的。各位食客,你还有什么私藏的美味小馆,给咱分享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