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车展上,有一个细节让人津津乐道:比亚迪掌舵人王传福,在宝马展台前走了好几圈。作为中国新能源绝对的王者,国内销量第一、全球新能源车销冠的领跑者,他当然不是去参观学习,而是带着一个疑问——为什么明明比亚迪的销量、技术、市场份额都在飙升,却始终撬不动BBA的根基?
这一幕,说白了,就是中国新能源与传统豪华品牌之间最真实的价值差距:销量可以碾压,但品牌的天花板,没那么容易突破。

先看数据。
2025年第二季度宝马集团交付量 621,271 辆,同比微涨 0.4%;上半年累计交付 1,207,388 辆,同比微降 0.5%,基本持平;其中最关键的是——电动车交付 318,949 辆,同比增长 18.5%。
你会发现,虽然宝马没有像中国新能源品牌那样狂飙式增长,但它有两个“底子”特别稳:
① 全球豪华市场的品牌心智对很多消费者而言,“有钱,买BBA”是几十年建立起来的认知惯性。宝马不是在卖车,而是在卖“身份”。
② 单车价值高、利润厚比亚迪再怎么卖,也很难从单车利润端压过宝马。宝马不靠“量”,靠“价值”。
换句话说,比亚迪赢的是大众市场,宝马赢的是豪华溢价。
而品牌溢价,是车企最难突破的一道墙。

很多人以为传统豪华品牌会被新能源淘汰,但从2025年数据来看,事实恰恰相反——宝马是BBA里唯一正增长的,也是当季和年度销量都保持领先的豪华品牌。
第三季度销量 58.83 万辆,同比增长 8.8%;前 9 个月累计 179.59 万辆,同比增长 2.4%。
这说明什么?
宝马不是油车时代的余温在烧,而是成功把过去几十年的品牌地位、供应链、渠道体系和用户认知,平稳地搬到了新能源阶段。
它甚至聪明地做了三件事:
① 没跟国内品牌卷价格它知道卷不过,也没必要卷。它做的是:“我贵,但我依然值得。”
② 把新能源当豪华车做,而不是当“技术机”做中国品牌一上来就砸配置、堆参数,宝马则坚持“豪华车逻辑”——底盘、质感、驾驶、品牌体验…一步不乱。
③ 保持“纯正豪华品牌”的身份标签新能源时代,大家都在喊技术、算力、智能化,宝马却始终强调“驾驶”“豪华”“稳定”。它没有掉进国内品牌的“功能泥沼”。
最后结果是:老用户不流失、新用户对它接受度反而提高。
这才是王传福绕着宝马展台转圈的真正原因。

如果换作“性能、续航、智能化、成本控制”等硬指标——比亚迪可以打十个宝马。
但问题是:豪华品牌的竞争,从来不是参数比拼,而是“身份认同”。
开比亚迪的人,会说“我用技术改变生活”;但开宝马的人,是在说“我是谁”。
中国新能源品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太专注于产品力,太忽略“品牌等级感”。
而比亚迪最大的问题,则是“把所有品牌绑在一起做规模”,导致品牌想往上冲却被整体调性拖住。
所以到今天,比亚迪虽然销量全球第一,但依旧跨不过“豪华”这道坎。

为什么我都做到全球销量第一了,还是撼不动BBA?因为车不是手机,不是冰箱,它是一个被赋予社会意义的消费品。

你可以轻易靠技术抢市场,但想抢“身份地位”,需要几十年时间沉淀。
王传福那几圈走下来,看到的不是宝马展台,而是比亚迪未来十年的品牌之路。
而真正能让比亚迪突破的,不是性能再翻倍、续航再提高、智能再升级,而是——让用户觉得“开比亚迪是一种身份”,而不是“开比亚迪是因为它便宜、配置高”。
这,就是目前最大差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