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利润品:餐饮赚钱的 “顶梁柱”

利润品啊,就是店里那些毛利高、回头客多、专门给咱赚钱的核心菜。可别觉得它就是随便标高价的 “凑数选手”,它是靠真本事让顾

利润品啊,就是店里那些毛利高、回头客多、专门给咱赚钱的核心菜。可别觉得它就是随便标高价的 “凑数选手”,它是靠真本事让顾客心甘情愿多掏钱的 “赚钱小能手”。

一、为啥说它是店里的 “命门”?

举个实在例子,一家餐厅 60%-70% 的利润,其实就靠那 20% 的利润品撑着。像火锅店的精品牛肉、奶茶店的鲜榨果茶,这些菜的毛利普遍能到 60% 以上(普通菜也就 50% 左右)。它不光能赚钱,还能给顾客留下印象 ——“这家店的招牌确实不一样”,比如现熬的汤底、手工做的点心,这些都是别的店学不来的 “技术活”。而且啊,要是食材涨价了(比如牛肉突然涨 10%),利润品的高毛利还能帮着扛一扛,不至于被逼着整体涨价,惹得顾客不高兴。

二、咋把菜变成 “利润品”?记住这 3 招

选 “别人学不会” 的:利润品得有点 “独家秘籍”。比如有个川菜馆的 “秘制回锅肉”,用的是祖传豆瓣酱,还得腌 24 小时,隔壁店照着做就是没那味儿,顾客宁可多花 10 块钱也要点它。

定价得让顾客 “觉得值”:别硬标高价,得把 “贵的理由” 说清楚。比如 “现切谷饲牛排(180g)88 元”,你得跟顾客说:“这牛排是每天现切的,牛都是谷饲 180 天的”,比干巴巴说 “牛排 88 元” 好接受多了。再搭个 “普通冷冻牛排 48 元”,一对比,顾客反而更愿意为 “新鲜” 多花钱。

让它在菜单上 “刷存在感”:菜单第一页中间位置,必须给利润品留着,再标个 “招牌”“必点” 的小图标。服务员也得培训,见着顾客就说:“咱这儿点击率最高的就是这道黑松露炒饭,用的是云南新鲜黑松露”,这么一推荐,点单率蹭蹭往上涨。

三、3 个实用小技巧,新手也能上手

看数据挑选手:每个月算算 “毛利贡献率”(就是单个菜的毛利占总毛利的比例),挑前 20% 的重点培养。之前有个面馆,发现 “鲜虾云吞面” 的毛利占了 35%,本来只是普通菜,后来升级成 “镇店之宝”,销量又涨了 20%。

涨价别单干,搭个套餐:比如 “原价 45 的红烧肉,加 1 块钱就能换例汤”,顾客觉得 “加 1 块得汤,划算!”,其实红烧肉的毛利从 60% 提到了 65%。

定期 “改改样”:每季度稍微调整下,换个小料或者升级包装,别让顾客吃腻了。比如奶茶店的 “经典杨枝甘露”,把普通西柚换成进口的,价格涨了 5 块,但顾客觉得 “品质升级了”,销量没降。

利润品的核心,不是 “单纯卖得贵”,而是靠别人学不来的本事、明明白白的价值,还有实实在在的推广 —— 它既是店里的 “赚钱主力”,也是顾客心里的 “必点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