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意识到已经难以遏制中国发展势头时,便开始暗中谋划,频繁在台海和南海地区煽风点火,制造事端。
倘若美国铁了心要插手台海局势,其盟友日本、韩国等,很可能会跟风介入,到那时后果将难以预料。
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倘若战争真的爆发,务必在第一时间准备好5件关键物品,只有这样,才能保命。
水当遇到突发情况时,人体最不能缺的就是水,只要三天不饮水就会危及生命,所以储存足够的水成了重中之重。
那储水容器就很关键了,有人想备点容量大的储水桶,但买的却是普通塑料桶,水在里面不到半个月倒出来就有股怪味,到时候还咋喝?

如果买储水桶的话,一定要买食品级的,如果不想买,家里有陶瓷缸的也行,不仅容量多,能装20升水,危急时刻还能撑上好几天。
最主要的是,陶缸透气,水存放的时间更久,也不容易发浑,在灾难还没有来临前也可以每10天换一次水。
换下来的水不浪费,用来浇花、拖地,一些绿植还会因这些“二次利用”的水长得枝繁叶茂。

万一储备水用完了,就想办法净化河水或者地下水。
那就把烧过的木头敲碎成木炭,和细沙、鹅卵石一起分层装在剪去底部的塑料瓶里,做成一个简单的过滤器。
而且现在科技发达,不少厂家还推出了净水片等一系列的东西,简单好操作,也是一种选择,但要注意,污染比较严重的水就别碰了。
食物有了最重要的水源,还需要补充能量,当选的肯定是压缩饼干,不占空间还好存放,最主要的是热量高,胃口小的吃几口再喝点水就能感受到饱腹感。
除此之外还能准备点坚果、糖果、巧克力之类的东西,有低血糖的可以准备点蜂蜜,比糖补得快还能润嗓子。

肉类可以准备点牛肉干或者罐装的午餐肉,要是还想再丰富点还能多备点家里腌制的咸菜,不仅储存的久,还能让人在危机时刻尝到熟悉的味道,增加活下去的信心。

再者就是如何储存好这些东西不变质,可以买点密封盒,盒子里再放两包防潮剂,写上物品的购买日期和保质期。
想起来了就翻出来检查一遍,快过期的就当日常零食吃,再补新的进去,一点不浪费。
医疗包长期处于恐慌中,再加上不知道会碰上什么意外,受伤成了难免的,所以每个家庭里可以准备个应急医疗包。
可以放点老人需要的降压药,放点孩子的退烧药,绷带和止血带也是不可少的,防止会扭伤、摔跤,可以备点云南白药喷雾之类的。

然后再根据每个家庭成员的情况,放点常用药,药品都要分装好,药瓶或者药盒上可以写上日期,过期了就买新的。
平时就放在显眼的地方,不一定非等危急时刻才用,谁不舒服了,没药了,就能去里面拿,也方便。
多功能性应急包除了医疗包,还需要应急包,里面能放些指南针、口哨、镊子、剪刀这些小工具。
万一遇到停电或者房屋受损的情况,照明工具也得备齐全,可以多买几个分类用。

床头放个迷你的,晚上起夜用,重量轻,拿在手里不费劲,客厅放个大的,光照范围广,停电时照亮整个客厅没问题,再买个钥匙扣大小的手电筒,挂在钥匙上,走到哪带到哪。

除此之外还能买点应急睡袋,选鲜艳的颜色,万一需要救援,远处也能看得见。
睡袋旁边放三张保温毯,像锡箔纸一样薄薄的,但保暖效果特别好。
还可以备把工兵铲,铲头锋利还带着锯齿,既能挖土又能锯木头,适用不同场景。
通讯设备如果发生战争,很有可能会发生信息中断,手机拿在手里就像个砖头一样没用,家里就能备个短波收音机,能接收政府广播和救援信号。
再备两个太阳能充电宝,放在阳台的窗台上,每天都能晒到太阳。
可以给收音机,手机充充电,有网就能给远在外处的儿女报个平安。

平常没事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家庭应急卡,上面写上全家的电话、血型、过敏史,到时候能少不少事。
还有安全预警,在门口的防滑垫下面,藏着个小型的警报器,巴掌大小,一按就能发出刺耳的响声。
万一有陌生人闯进来,踩一下防滑垫就能触发警报,既能吓走坏人,又能让邻居听到赶来帮忙。
结语这些准备不是为了“等灾难”,而是为了“不管遇到什么事,一家人都能好好的”。
战时最珍贵的从来不是那些冰冷的物资,而是一家人一起面对困难的勇气,是藏在这些储备里的、稳稳的安心。
毕竟,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再大的风浪也能撑过去。

信息来源:人民网

新浪新闻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