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10月29日,最新消息报道,新赛季CBA联赛将单节比赛时间从12分钟缩短至10分钟,这意味着新赛季的CBA比赛时长和FIBA一致了,也就是说CBA联赛正式与FIBA接轨。众所周知,在数月前,相关部门就开始讨论了新赛季CBA联赛单节时间缩短为10分钟,其主要目的是有两个,首先是为了降低球员上场时间减少伤病的发生概率;其次是加快了比赛的节奏,跟FIBA接轨。当然随着单节时长缩短至10分钟后,除了能降低球员的伤病和加快比赛节奏更好的与FIBA接轨外,同时也能让CBA球队的容错空间会降到最低,阵容长度会得到有效的压缩。

根据新赛季的CBA联赛单节时长缩短后,其球员在第一节和第二节以及第三节和第四节的休息间隔时长为130秒,其中半场休息时长为15分钟。实际上,CBA联赛早就应该缩短比赛的单节时长了,因为CBA球员和NBA球员的体力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每当CBA球员还未打满48分钟后,就开始累得气喘吁吁,这不仅让联赛的观赏度大打折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球员的受伤风险。

例如饱受伤病困扰的赵睿、胡明轩、周琦、张镇麟等一线球员,都是因为在比赛中长时间高负荷运转,所以一直伤病不断。但是单节时间压缩后,本土球员的上场时间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受伤率自然也就降了下来,不过外援上场时间势必会更难压缩,尤其是对于那些过度依赖于外援的球队来说,可能会大大减少本土球员的上场机会。

所以在有效的时间里,每一名球员都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争取展现出更好的表现,否则打不出表现,那么就有可能成为一名边缘化的球员,到时候不但会被主教练DNP,甚至到了休赛期,还有可能面临离队的风险。不过这种单节压缩至10分钟的制度,对于一线球员来说实际上影响并不大,毕竟绝大多数球队还是要将重心放在这些一线球员的身上。

而对于那些年轻球员来说可能就不友好了,CBA联赛本就竞争激烈,原本上场时间就有限,但随着时长缩短后,登场的机会就更加有限了,所以这也势必会阻碍年轻球员的成长。此外,对于一支球队的主教练而言,同样也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首先要根据时长规划好每一名球员的上场时间;其次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保持良好的战术体系,例如一些在追分阶段,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定制出一套有效的追分战术等等,这些都是教练员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赛季的CBA联赛时长缩短后,所以球员的单场个人犯规次数也从之前的6次减少到5次,而这一犯规次数也和FIBA的规则一样。

显然,这让CBA的球员在犯规上将更加的谨慎和小心;众所周知,此前,由于球员单场犯规次数为6次,所以很多球队的球员在犯规上是肆无忌惮,这也导致联赛的观赏度大打折扣。现在,随着5次犯规次数的出炉,球员不但要避免没有必要的犯规,同时也要减少恶意犯规的行为,让联赛变得更加公平和绿色。而新赛季将于12月12日正式开打,至于改革后的联赛会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