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动力电池回收消息,近日,相关网站发布了《嵘信(顺平县)新能源有限公司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标志着这一具有前瞻性的项目即将在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落地生根。该项目总投资达15000万元,选址于河北顺平经济开发区北区,并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的技术支持——该校在锂离子电池回收和研发领域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据悉,该项目规划租赁厂房占地面积16068.72平方米,建筑面积8196.28平方米。项目将购置梯次电池利用主要生产设备及打粉线设备,预计建设完成后每年可梯次利用锂离子动力电池25000台套,产出0.95GW·h的储能产品;同时,还将破碎分选锂离子动力电池10000吨。
回收的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和三元电池,来源广泛,既包括生产源(如电池生产企业的次品电池电芯),也涵盖社会源(即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包)。这些废旧电池经过预处理、检测、自动化拆解等工序后,将根据其性能状况被分为可梯级利用的电池包、模块和电芯,以及不满足梯次利用条件的则进行拆解、破碎、分选加工,提取出有回收价值的黑粉(正负极粉)、铜粒、铝粒、隔膜、极耳等材料。
其中,黑粉将外售给下游加工单位进一步处理,而铜、铝、隔膜等则直接外售综合利用。值得一提的是,本项目厂区内不设置冶炼工序,确保了生产过程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嵘信(顺平县)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嵘信新能源”)自2024年成立以来,便以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为核心业务,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构建起覆盖退役电池回收、梯次利用、资源再生的一体化产业链。公司控股股东中民汽车(北京)有限公司依托其在汽车产业链的深厚资源,为项目提供了稳定的退役电池货源保障。
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动力电池回收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已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动力电池富含锂、钴、镍等重要金属资源,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因此,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不仅相当于开辟了“城市矿产”的新来源,还能够高效提取和再生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有效降低对原生矿产的开采和进口依赖。这既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有力举措,也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自2016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便开始开展合规企业遴选培育工作,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公告148家合规企业,推动形成了“就近回收、就近处置”的网络布局。目前,江西赣州、湖南长沙等地区已逐步形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集群,区域协同和资源整合能力不断增强。此外,国家层面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初步建立起涵盖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的国家标准体系,为全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嵘信新能源此次落户顺平县,正是响应国家号召、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具体行动。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该项目必将成为推动我国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产业发展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