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 25 岁的前职业球员陈轩豪,放弃足球转行在家乡卖肠粉的事儿,在网上引发了不少讨论。不少网友感慨,本是足球好苗子,最终却离开赛场拿起锅铲,背后的故事藏着太多无奈。

提到和足球的缘分,陈轩豪说,一切始于 2010 年南非世界杯。那时候他跟着爸爸看球,看完就抱着球在院子里踢,慢慢就爱上了这项运动。
他家是开肠粉店的,上学时老师总调侃他是 “肠粉弟”,同学也经常欺负他。有一次甚至被老师扇了耳光,从那以后他就特别厌学,只有足球能让他开心,成了他发泄情绪的唯一出口。
后来,汕头体校的教练偶然看到他踢球,觉得这孩子是块踢球的料,就把他招进体校,跟着专业队员一起训练,这才正式踏上了正规足球训练的道路。
15 岁那年,陈轩豪去广州恒大清远足校试训,顺利通过还拿到了留队承诺。巧的是,当时家乡汕头刚成立了雄狮俱乐部,能参加中冠联赛,想着能在家门口踢球,他最终选择回汕头试训。
回忆起那次试训,陈轩豪至今印象深刻。“当时试训的人里,好多都是 28、29 岁甚至 30 多岁的老队员,两三百人抢 40 个名额,竞争特别激烈。”
试训的实战比赛刚踢 10 分钟,他在争高球时被撞断了鼻梁,白色球衣瞬间被鲜血染红,眼睛也肿得睁不开。队友想叫救护车送他去医院,他却咬牙拒绝,塞住鼻子坚持踢完了全场。现在他的鼻梁还有点弯,就是当时留下的印记。
凭着这股拼劲,陈轩豪成功留在了汕头雄狮,可没想到只踢了一个赛季,球队就解散了。之后他又先后效力过梅县铁汉、东莞莞联等球队,踢过 U17、U19 联赛和青年超级联赛,还曾代表广东队拿下过全国青运会冠军。

2020 年,膝盖受伤让陈轩豪不得不停下脚步。他无奈地说:“我们 2001 年这批球员,正好到了该出成绩的年纪,却赶上了中国足球最混乱的时候。好多有实力的球员,最后都没球可踢,只能去踢野球维持生计。”
据他透露,当时中冠球员的基本工资大概 8000 元,赢球奖金一场有 25 万,会按主力、替补、进球者的不同比例分配,队里成绩好的主力球员,月薪能拿到 2 万到 5 万。
除了伤病和行业低谷,足球圈里的一些黑幕和潜规则,更让他寒了心。他说刚进队时不懂圈子里的 “规矩”,被欺负得够呛。新人要给老队员洗衣服、刷球鞋、拎训练装备,甚至有老队员凌晨把他叫醒,让他出去买避孕套。到了球场上,老队员也故意排挤他,不给他传球,让他整场摸不到球。
更让他无奈的是,曾有一支球队的教练很认可他,觉得他打中后卫时的拼劲和气势很出色,可最后还是没能留住他。“因为俱乐部一位领导的孩子要进队,只能把我的名额挤掉。” 陈轩豪回忆,当时教练拉着他在球场上坐了很久,无奈地说报名表都已经填好了,可他也没办法改变结果。
他还曝光,对于想靠足球特长上大学的球员来说,一级、二级运动员证书至关重要。比如球队拿了全国冠军,可能会分到 3 个一级证、6 个二级证,但这些证书给谁,全看 “花钱多少”。二级证要几万块,一级证更是卖到近十万,很多有实力的球员,因为没钱拿不到证书,错失上大学的机会。
经历了这一切,陈轩豪最终选择退役。“我一开始踢球,就是想踢上职业联赛,总觉得只要自己够努力、踢得够好就行。可现实一次次把我打醒,让我看清了足球圈的另一面,心里特别失望。”
他说身边很多能力比他强的球员,都没能踢出来,退役后他就再也不想碰足球了,见了太多黑暗面,心里已经有了抵触情绪。
“说实话,一个孩子想在中国踢到职业水平,概率可能只有万分之一。而且在很多现实因素面前,你根本无力反抗,不知道在哪一步就被淘汰了。”
退役后,陈轩豪决定考大学。他文化课考了 312.5 分,可因为膝盖旧伤,体育专项考试分数受影响,最终没能考上本科,去了一所大专院校。
刚上大学时,陈轩豪就琢磨着赚钱。他揣着入学时带的 2000 块钱,留了 500 块当生活费,剩下的 1500 块全用来进货,在网上买了泡面、火腿肠、小零食,开起了宿舍小卖部。
他还印了名片挨间宿舍分发,主打差异化服务,学校超市晚上 10 点就关门,还不送货上门,他不仅 24 小时送货,10 点后更是专属服务时间,甚至会帮学生泡好泡面,把火腿肠撕开放进去。

“大学生都比较懒,我就组建了团队,专门做懒人服务。” 陈轩豪说,除了卖零食,团队还帮学生代上课、代考体测,帮拿快递、送外卖,甚至寒暑假还组织包车,送学生回老家。
2023 年 3 月,陈轩豪报名入伍,可因为膝盖旧伤,只在部队待了两个月就被迫离开。之后他在学校找了份代课老师的工作,教学生体育课和足球课。
如今,陈轩豪回到了家乡汕头,接手了家里的肠粉店。每天凌晨 4 点就要起床忙活,去市场采购食材,一直忙到下午 2 点才能休息,仅有的一个半小时休息后,又要开始做牛肉丸、送牛肉丸。
除此之外,他还得写短视频脚本、拍摄剪辑,一天只能睡 4、5 个小时,一周七天全年无休。没想到的是,他的短视频意外走红,现在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博主。
陈轩豪坦言,以前踢球时练出来的体力、毅力和忍耐力,成了现在支撑他的关键。“要是没有当年踢球的底子,现在每天睡四五个小时,根本撑不下来,早上起床时人都站不稳。” 他说踢球时培养的竞争意识、对目标的执着,还有面对挫折时的乐观心态,都帮了他大忙。
“我以前是踢中后卫的,需要很强的控场和指挥能力,现在管理团队、制定生意计划,都能用到这些。而且在足球圈见惯了各种现实和无奈,现在在生意场上遇到类似的事,也能坦然接受。对我来说,这家肠粉店,就是我新的‘绿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