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速度每秒2300米!日本轨道炮炸船成功,太平洋又要变天了? 日本防卫省最近可算

速度每秒2300米!日本轨道炮炸船成功,太平洋又要变天了? 日本防卫省最近可算扬眉吐气了,他们的舰载电磁炮在太平洋上玩了把"穿云箭",2300米/秒的初速把靶船甲板捅出几个规整的窟窿。 这事儿让右翼媒体嗨得不行,《产经新闻》直接脑补"自卫队联合美军击沉福建舰"的剧本,仿佛当年偷袭珍珠港的BGM又响起来了。   但您细品这数据:320克的钨合金弹丸,比两颗鸡蛋还轻,炮口动能5兆焦——当年美国搞的32兆焦电磁炮,几发就烧穿炮管,最后项目黄了。   日本这版本看着像"缩水电动玩具",8吨重的炮身拖着三个集装箱大小的电源,活脱脱海上充电宝。   更绝的是,测试时得用激光直瞄校准,跟二战战列舰打照明弹似的原始。有网友辣评:"这哪是未来武器,分明是把《高达》设定写进PPT了。"   咱再唠唠实战场景。假设日本驱逐舰顶着福建舰的舰载机群,硬怼到50公里内开炮——这距离够歼-35起降三个来回了。就算弹丸以6.5马赫狂飙,飞到目标需要20多秒,福建舰的1130近防炮都能搓三盘麻将了。   更别提电磁炮的"抛物线玄学":要打200公里外的目标,得算地球曲率、风速、目标航速,最后落点可能偏到钓鱼岛去。美国海军当年算明白账:与其养个耗电大户,不如多造几枚"标准-6"导弹实在。   说到这儿得提日本的"传统艺能"。2016年吹上天的"心神"隐身战机,造了个壳子就没下文;苍龙级潜艇改AIP动力,结果水下续航还不如咱们的041。   这次电磁炮也玩"数字游戏":2300米/秒是实验室数据,海上实测时因为电源拉稀,实际初速可能打八折。更逗的是,防卫省公布的靶船照片里,钢板背面都没崩裂——这哪是"击沉",分明是给靶船打耳洞。   政治账就更有意思了。高市早苗内阁刚把"台湾有事"定为"存亡危机",转头就秀电磁炮,时间点卡得比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还准。   但明眼人都知道,日本海自的"出云"改航母,现在还在用F-35B玩"旱地拔葱",而福建舰已经能起降空警-600预警机。这就像隔壁小孩举着玩具枪喊"我能打卫星",而你家刚拆了箱真·东风快递。   最绝的是日本的"射程焦虑"。他们算过账:要让电磁炮威胁航母,得把初速提到30兆焦,炮管加到15米,电源系统塞满整个驱逐舰——这吨位够造半艘055了。   更别提导轨烧蚀问题,120发寿命意味着打一轮齐射就得回厂换炮管,比二战战列舰换炮弹还费劲。有自卫队老兵吐槽:"这玩意儿不如叫'一次性轨道炮',打完就得回港充电,顺便给炮管贴创可贴。"   其实日本这波操作,像极了游戏里的"新手村特效"。2025年福建舰刚入列,他们急需个"克制神话"安抚国内——毕竟出云级改的航母,舰载机起飞时甲板热得能煎牛排。   电磁炮的蓝弧特效,配上右翼媒体的"击沉宣言",活脱脱二次元动画的经费燃烧镜头。   但太平洋不是《环太平洋》片场,当福建舰的歼-35带着鹰击-21掠过宫古海峡时,那些在PPT上乘风破浪的电磁炮,可能还在为塞进驱逐舰的锅炉房发愁呢。   要我说啊,日本这电磁炮,充其量是给美国递的投名状——"看,我们在搞新玩具,快给点F-35的备件"。   至于太平洋变天?等他们解决了供电、制导、烧蚀三大难题,咱们的004航母估计都能绕关岛画圈了。毕竟在真正的体系对抗里,靠一门"电动AK47"改变格局?这剧本,连《奥特曼》都不敢这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