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海军天塌了!”11月25日,美国海军取消了星座级护卫舰后续建造,而按照原计

“美国海军天塌了!”11月25日,美国海军取消了星座级护卫舰后续建造,而按照原计划,美国海军将拥有70艘美国海军星座级护卫舰,美国海军宣布只保留已开工的星座号和国会号,取消后续所有订单。 早年间他们迷信“高科技快反”,花大价钱造了濒海战斗舰,本想在近海灵活作战,结果上了战场才发现是个“花架子”。 这船单价翻了一倍多,号称能换不同任务模块应对各种情况,可模块迟迟造不好,打不了硬仗也防不了偷袭,最后只能沦落到去海上巡逻抓毒贩,根本撑不起中型战舰的担子。 濒海战斗舰垮了,美国海军手里就缺了能打杂的“万能帮手”,总不能让造价几十亿的宙斯盾驱逐舰去干巡逻、护航这些粗活吧?于是星座级护卫舰就成了救命稻草,2020年拍板上马,说是要快速补上这个窟窿。 为了保险,美国海军特意选了欧洲护卫舰的成熟设计当蓝本,想着“抄作业”能省时间省成本,一开始说一艘船顶多10亿美元,2026年就能交船。 可他们忘了自己有个改不掉的毛病:总爱瞎改设计。本来好好的欧洲原型船,美国海军一会儿说武器系统不够强,得换上自家的先进导弹;一会儿又说雷达不行,得升级成最新型号;到最后连动力系统和上层建筑都要推倒重来。 折腾到最后,星座级和原来的欧洲原型船只剩下15%的相似度,说是改进,其实跟重新设计一艘新船没区别。 改设计的后果立竿见影,大笔军费砸进去,进度却龟速前进。首舰“星座”号2022年就开工了,到现在三年过去,完工率才刚到12%,二号舰“国会”号更惨,连影子都没成型多少。 可就这俩没造好的船,已经花掉了20亿美元,要知道首批6艘的预算才76亿,照这速度,后续的船还没造就得超支。原本预算目标早就被突破,现在一艘船得花14亿才能拿下,这还没算后续的维护费用。美国海军部长自己都坦言,花这么多钱造出来的船,既不能增强战斗力,又没法按时服役,实在没理由再投钱。 更坑的是,改来改去还把船的性能改出了硬伤。护卫舰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跟着航母战斗群行动,这就要求航速至少得有30节,才能跟得上航母的节奏。 可美国海军加的装备太多,让星座级的排水量多了500吨,航速降到了26节,成了航母的拖油瓶。这种先天缺陷根本没法补救,就算造出来也是个“鸡肋”,派不上大用场。 其实星座级的遭遇,在美国海军里早就不是新鲜事。就拿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来说,当初说是隐形战舰,能悄无声息突破敌方防线,结果呢?预设的作战环境早就变了,船的设计理念跟不上时代,成本更是一路飙升,最后只造了3艘就草草收场,现在往港口一停,跟摆设没啥区别。就连正在造的哥伦比亚级核潜艇,也逃不过进度滞后、成本超支的怪圈。 这背后不只是设计的问题,更关键的是美国造船业早就今非昔比了。以前美国造船厂里能同时开建好几艘大船,现在不少船厂都倒闭了,剩下的也面临工人短缺、设备老化的问题。 就拿造星座级的马里内特造船厂来说,本来是意大利公司的子公司,技术和产能都有限,硬要接这么大的订单,自然是力不从心。加上美国军工复合体总想着赚快钱,军方一有修改需求就漫天要价,恶性循环下来,再好的项目也得黄。 现在项目砍了,美国海军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宙斯盾驱逐舰还得继续干那些杂活,没法专心应对高端作战;手里的濒海战斗舰越来越旧,撑不了几年;新的替代舰艇连影子都没有,有消息说可能要去抄日本“最上”级护卫舰的设计,可那又是一条不知道要花多少钱的路。 当初喊着要造70艘星座级来壮大海军实力,现在只剩两艘“半吊子”船,不仅没补上漏洞,反而把海军的窘迫暴露得明白。 说到底,星座级项目的夭折,是美国海军既想抄成熟设计省事儿,又想加一堆高科技撑面子,既要求成本低,又要求性能强,这些矛盾的需求凑在一起,再加上造船业的衰退,就算没有这次的取消命令,这项目也迟早要出大问题。 美国海军想靠新船找回优势,现在看来,不先解决自己内部的问题,恐怕再喊多少口号都是白费力气。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