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日本为何这般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中日关系危机已持续20天,在中国采取一系列反制措

日本为何这般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中日关系危机已持续20天,在中国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后,日本依旧顽固不化,坚称是日本政府的一贯立场,还宣称不再就此事回应中方。 手里的硬牌先看军事上的堆料,这几年日本在武器上花的钱跟流水似的,早就突破了防卫预算 GDP 占比 1% 的老规矩。2025 财年直接砸出 8.7 万亿日元的防卫预算,折合美元快 600 亿了,其中光买武器和搞自研就占了 3.5 万亿日元。 过去五年里,日本的武器进口量暴涨 93%,硬生生冲到全球第六大武器进口国,而且 97% 的采购都砸给了美国,相当于把自己的军火库跟美国绑死了。147 架 F-35 战斗机已经下单,要搞全球第二大的 F-35 机群,还有 400 枚 “战斧” 巡航导弹、150 枚 “标准”-6 导弹,连 MV-22 “鱼鹰” 倾转旋翼机都买了 17 架,摆明了就是要从 “自卫” 往 “进攻” 上靠。 自己研发也没闲着,把 12 式反舰导弹的射程从 200 公里硬生生提到 900 公里,计划部署上千枚,还在搞高超音速滑翔弹,2026 年就要部署早期型号,2028 年还要上更先进的乘波体版本,连第六代战斗机都拉着英国、意大利一起搞,预计 2035 年服役。 手里攥着这些新家伙,日本就觉得腰杆硬了,仿佛忘了自己二战战败国的身份,真以为能凭着这些武器跟中国叫板。 背后的靠山更让它有恃无恐,美国的撑腰就是它最大的底气。日本心里门儿清,有美日同盟这层关系在,真闹起来美国不会坐视不管,毕竟它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 “桥头堡”。 这些年美国也确实给力,不仅卖最先进的武器,还把情报指挥系统共享给日本,卫星侦察、目标锁定这些关键支持全给配上,让日本的军事能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美国需要日本在亚太牵制中国,所以对日本突破防卫限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暗中鼓励,这种默许让日本觉得自己的强硬有了靠山,中方的反制在它眼里反倒成了 “纸老虎”。 国际上拉来的 “小伙伴” 也给了它壮胆的资本,日本借着 G7 广岛峰会东道主的身份,硬是把会议开成了对华施压大会。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 20 次直接点名中国,连台湾问题都敢妄议,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俄乌冲突后,日本更是到处借题发挥,把欧洲的安全问题跟亚太强行捆绑,游说 G7 其他国家一起对华施压,形成所谓的 “六国撑腰” 局面。 在这些国际场合上,日本靠着抱团取暖,把自己包装成 “地区安全维护者”,仿佛它的挑衅不是破坏和平,反倒是有理有据,这种被 “盟友” 围着的感觉,让它更加坚信自己的立场能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所以才敢宣称不再回应中方。 国内的右翼势力抬头更是给这种狂妄火上浇油,自 2022 年底修订安保三文件后,日本的右翼倾向越来越明显,历史修正主义抬头,对二战的侵略历史避而不谈,反而不断渲染 “周边安全威胁”,把中国塑造成主要对手。 这种舆论导向在国内骗了不少民众,让很多日本人觉得日本的强硬是在维护国家利益,岸田政府也借着这种民粹情绪巩固支持率,对华强硬反而成了政治正确。再加上日本的防卫产业需要靠大量采购和研发维持,军工复合体和右翼势力相互勾连,形成了利益捆绑,想要让他们改变立场,无异于断了这些人的财路,所以就算中方施压,他们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战略误判更是让它看不清现实,日本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低估了中国的反制决心和能力。它以为手里有先进武器、有美国撑腰、有 G7 站台,就能让中国妥协,却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早已今非昔比,国防力量也不是吃素的。 中方的反制措施才刚刚开始,日本就已经有些扛不住,但骑虎难下的局面让它只能硬撑,宣称 “不再回应” 不过是故作镇定的遮羞布。它还错误地认为,中国会因为顾及经济合作、地区稳定而不敢动真格,却不知道在国家核心利益面前,中国从来不会退让。 总而言之,日本的狂妄就是军事堆料堆出来的盲目自信,是美国撑腰给的底气,是 G7 抱团带来的幻觉,再加上国内右翼势力的煽风点火和战略上的严重误判。 它把中方的克制当成软弱,把国际社会的反对声音当成耳边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日关系危机持续 20 天拒不低头,看似顽固,实则是色厉内荏,等到真正尝到反制的苦果,恐怕就不会再这么目空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