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平安区城乡环境一隅
累计实施棚改项目1486户、完成1239本不动产权证办理、8390余户农村居民用上天然气、累计处理污水3438.92万吨……“十四五”时期,是海东市平安区城市功能蝶变、民生福祉提质的关键五年。
五年来,平安区锚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核心目标,在住房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监管服务等领域精耕细作,用一件件民生工程、一项项发展成果,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住建根基,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住房问题关系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五年来,平安区持续优化房地产开发环境,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累计实施房地产项目16项。海东一品、富森江山赋、平安碧桂园等10个房地产重点项目相继竣工交付,安逸家园等新建项目加速推进,形成了“续建提速、新建有序”的良性开发格局。
五年间,平安区建成商品住宅162.6万平方米,销售111.45万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新房里,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幸福期盼,也为平安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棚户区改造是破解群众“住房难”的民生攻坚工程。五年来,平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累计实施棚改项目1486户,完成货币化安置373户,发放安置补偿金1.86亿元。曾经破旧的棚户区里,九家巷、力盟等882套棚改逾期项目实现全面竣工,力盟·平安商业巷等配套设施同步建成投用,1353户居民告别了低矮破旧的居所,搬进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家园。
在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方面,平安区住建局创新监管模式,确保保障房分配公平、使用规范。五年来,累计分配公租房389套,发放租赁补贴327.96万元,将农村进城伴读家庭、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纳入保障范围,122户务工家庭通过住房保障政策,在城市里找到了安稳的家,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同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完成1239本不动产权证办理,追缴税款219.9万元,切实化解了民生诉求难题,让群众住得安心、放心。
城乡居住条件同步升级,乡村面貌焕发新颜。五年来,平安区实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4170多户,1.6万余名农村群众从中受益,农村住房的舒适度和美观度显著提升。针对农村危房问题,完成危房改造及抗震加固工程60户,有效提升了农房抗震防灾能力,让农村群众住上了“安全房”。
清洁能源进村入户工程更是让乡村生活更具品质,投资建成祁家川、白沈沟、巴藏沟三大流域燃气管网238公里,8390多户农村居民用上了清洁、便捷的天然气,让农村群众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舒适生活。
城乡面貌焕发时代新颜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十四五”期间,平安区累计改造老旧小区96个,惠及居民6400多户。在改造过程中,修复小区路面16.8万平方米,改造管网40.8公里,安装路灯700多盏,解决了老旧小区路面破损、管网老化、照明不足等突出问题。同时,拆除煤房车库1247户,建设停车位1000多个,配套健身设施53套,让老旧小区不仅“旧貌换新颜”,更实现了“功能再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平安区凭借老旧小区改造的显著成效,获评“青海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成效明显地区”,成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的标杆。
路网体系不断完善,城市通行更加顺畅。五年来,平安区住建局先后实施南环路改造、古城大道(湟源路至平安路段)等重点道路工程7项,古驿大道东延段下穿铁路工程的贯通,打通了城区旅游景点的交通动脉,让市民出行和游客游玩更加便捷;南绕城高速乐都路匝道扩宽工程的完工,有效提升了区域通行效率,缓解了交通压力。
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平安区先后完成城市排水管道改造项目、中心城区排水管网错接混接改造,建成侯家庄、石碑村等农村污水管网48.56公里,让城乡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
目前,平安区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8.5%,五年来累计处理污水3438.92万吨,处理污泥2.8万吨,村庄污水管网覆盖率达53.2%,清澈的河水、洁净的环境,让平安区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绿化品质不断提升,城市颜值持续加分。五年来,平安区住建局完成栽种乔木2675棵、花灌木16.74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5.33公顷。如今的平安区,“绿城区”建设初见成效,让城市更具宜居魅力。
筑牢安全发展坚实底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服务是发展的保障。“十四五”期间,平安区住建局坚持“严监管、优服务、强作风”,不断提升行业治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为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扬尘治理走在前列,平安区住建局首创建筑工地大气污染防治“红黄绿”牌管理制度,并在全市推广实施,通过开展16轮联合评定,对违规企业实施处罚13起,有效压实了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同时,升级“智慧工地”监控平台,实现26个在建项目“线上+线下”无死角监管,让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得到有效管控,为全市空气质量改善贡献了住建力量。
五年来,平安区住建局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累计改造燃气老旧管道60多公里,开展建筑工地、农村自建房、燃气企业、物业小区等场所安全检查65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078项,整改率达100%,五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切实守住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底线。
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平安区住建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住建领域审批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将施工许可审批时限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让企业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对重点住建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审批、用地、融资等问题32个,推动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同时,开展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和电动自行车管理不规范行动,检查全区95个小区,发现问题25个并全部整改完成,让小区管理更规范、居民生活更舒心。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征程即将开启,平安区住建局将继续锚定“打造现代化宜居城区”目标,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深化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担当,为平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宜居宜业在平安大地上徐徐展开。(全媒体记者李永兰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