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什么电影行业突然就变凉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被忽视了。今年是2025年,不是2

为什么电影行业突然就变凉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被忽视了。今年是2025年,不是2015年,更不是2005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00后最大的一批已经25岁了,快奔三了,90后最大的一批甚至快奔四了,这意味着还有五年,当年被公认为白嫩小鲜肉的鹿晗也要40岁了,当年被称为“小朋友”的TFBOYS三人组也快30岁了。 而过去被称为社会主力军的70,80后已经要奔五甚至奔六了。再过几年70后都快要进入退休的年龄了。发现问题了吗?整个社会的年龄层次早就天翻地覆了,还有三年,10后最大的一批马上都要上大学了,10后快要上大学了,是不是感觉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了。整个年龄层次的变化着意味着电影观众的年龄层次也发生翻天覆地改变,19年时有句话,战狼2是70后的青春,流浪地球是80,90后的青春,而哪吒是00后的青春。这几部电影的票房排名恰好代表当时观众年龄层次排布。 如果你把战狼2拿到今天才上映,绝无可能还获得这么高票房,因为战狼2主力观众那一批人逐渐退出电影市场的主流观众群体。咋一看同样是吴京主演差不多题材的长津湖还能拿到和战狼2差不多票房,但长津湖票价是战狼2的接近1.5倍,实际观影人数缩水多少不用我说吧,长津湖2更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缩水,而其他同样题材片子缩水更加严重。 现在电影市场最有活力的一批人应该是00后和10后,而这批人和作为父辈一代人的70,80后在审美,喜好的是天差地别。这与他们成长环境直接相关,这一代人成长于中国快速发展黄金时期,从小看着国产动画长大,成长过程中听过或喊过无数次国漫崛起。对传统武侠文化兴趣缺缺,顶多知道个金庸,但大部分也仅局限在这个名字,那几本书可能都没看过几眼。 有一部剧的口碑变化直接反应这一代人在审美以及喜好上与前面几代人的差异,那就是魔幻手机,这部片08年出的时候被称为烂片,那时候这部剧在豆瓣不到四分。然而到2015年左右,这部剧就涨到6分左右,到了19年这部剧就已经破七分大关,我刚刚去看一下,发现已不是破八分的问题了,因为现在已经快要冲击9分了,排名大陆喜剧排行榜前十,和《地下交通站》,《炊事班的故事》,《爱情公寓》这些作品放在一起。同样在冲击9分的,还有当年被喷的喜羊羊。我找不到喜羊羊05年开始的评分,但估计也就三分甚至两分左右,现在和魔幻手机一起向着九分狂飙。 你什么时候见过一部被称为烂片,豆瓣四分不到的作品,能够随着时间变化分数不断上涨,而且不是小涨,是从雷人烂片到巅峰神坛的转变。这种现象有且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观众主流审美,认知喜好,在这十几年时间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过去观众讨厌的东西,在今天观众眼里变成喜欢,支持的东西,魔幻手机和喜羊羊的口碑逆袭就是这种现象的直观体现。同样,过去观众喜欢认可的东西,在今天观众眼里可能就变成不认可甚至讨厌的东西,比如武侠,江湖,战争片这些。 今年年初,哪吒150亿惊天票房就是对于这种现象最好的证明,动画片这种在过去被称之为骗小孩的题材,现在已经不知不觉间成为今天社会主流观众喜好的主流题材。还有人奇怪为什么中国电影的票房巅峰会是一部动画片,我只想说,以00后,10后为主而不是以70,80后为主的电影观众群体,票房榜首是动画片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吗? 一个人15,16岁时的喜好和审美会影响他一生,过去70,80后把什么金庸武侠碰上神坛,是因为他们少年时期就是这些作品的狂热受众,往前推可以解释为什么50,60后那么喜欢什么戏剧,京剧什么的,因为这些也是他们少年时期的主流娱乐方式。而00后和10后从小成长于动画,游戏等二次元AGC产业之类的幻想系作品快速崛起的时期,这意味着他们的喜好和审美必然会像他们的父辈一样遵从自己的少年时期。 而电影圈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圈子的主要从业者还是一批70后甚至60,50后掌权,参见今年金鸡奖的名单。作为主席的张艺谋1950年生,今年已经75了。这种情况下,电影圈没有办法追上00,10后一代人的认知和喜好这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吗?当创作者跟不上观众的喜好的时候,整个圈子的没落便是必然的事情。 一个人少年时期即十五六岁左右时的审美和喜好会伴随一生,这是无数人验证过的结果。然而60,70,80,90,00后这几代人恰逢整个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几十年,从戏曲,到武侠,再到抗战,最后到科幻和二次元动画,前后跨度可能才四十年不到的时间。这几代人少年时期的审美差异,可能比过去几千年和未来几十年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