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百姓最关心的养老保险问题,日前,记者实地采访上海市社保中心、人社局宣教中心相关负责人;走进上海市社保中心宝山分中心经办大厅、社银合作网点,采访经办大厅工作人员、社银合作网点相关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专员、退休人员等,梳理上海市企业、群众最关心的养老保险问题。
养老金调整:普惠与公平
调研中发现,养老金调整是上海市退休人员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对于企业退休人员,从2025年1月起,上海市对2024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
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50元。
挂钩调整。一是按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0.5元,增加额不足7.5元的,补足到7.5元;二是按本人2024年12月份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每月增加0.53%。
适当倾斜调整。2024年底前年满70周岁、75周岁和80周岁的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再增加25元、35元和45元。
对于城乡居保退休人员,从2025年1月起,调整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增加办法为每人每月增加65元。
退休办理:便民与精准
上海市在办理退休服务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改革。
上海市不断优化退休办理流程,群众可登录“随申办企业云”App,办理退休手续。第一步,登录后,可通过两种方式进入事项办理:检索栏输入“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点击为企服务,选择“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第二步,点击“我已知晓,开始办理”按钮,进入信息填报页面。第三步,填写申请信息。第四步,材料上传。第五步,填写领取卡折信息。第六步,信息确认。
上海市社保中心经办大厅工作人员介绍,参保人员可通过多种渠道查询本人对应的法定退休年龄,比如,访问人社部网站、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器”小程序;拨打12333;前往经办窗口。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打破流动障碍
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背景下,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也是上海市民比较关心的问题。
参保人可在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电子社保卡”上申请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申请路径为:进入电子社保卡小程序登录个人账户-人社办事-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我要申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转移申请,填写基本信息后提交申请。
对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跨省市流动工作的,均可按国办发〔2009〕66号文规定申请办理转移,没有次数限制。
灵活就业参保:扩大制度包容性
调研发现,上海市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庞大。为适应这一趋势,上海市不断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扩大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上海市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流程简便高效,几分钟内就能完成。参保流程如下:
第一步:打开“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微信公众号,点击“人社随申办”。第二步:点击“灵活就业一件事”。第三步:核对姓名等信息,选择对应“管理区”,系统自动生成缴费起始年月。
采访中,不少灵活就业人员理不清灵活就业参保与企业职工参保有何异同。上海市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灵活就业参保与企业职工参保既有相同也有区别。相同点:计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参保人在参保缴费期间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缴费水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等均会影响养老金的多少。不同点:参保险种不同、个人缴费比例不同、参保主体不同。
服务网络拓展:打通最后一公里
调研中发现,以往,上海市民常常为查询打印社保缴费信息犯愁,奔波于社保大厅,排长队等待……这些曾是群众办理社保业务的常态。
近年来,上海市着力打造以社保经办大厅为主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延伸、社银合作网点为补充的服务格局。上海市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与全市13家银行达成合作,在全市2100多个银行网点设置“民申社”社银直联社保服务区。
记者在上海市第一家社保主题银行调研时,上海农商银行大场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厅内划分出“民申社”社银直联自助服务专区、社保网办专区、社保贵宾服务室等不同功能区域。其中,社银直联自助服务专区目前可为市民提供11项查询打印和办理事项服务,比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情况、个人享受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情况、上年度养老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