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舍友4个抽烟,每天打游戏到凌晨2点,新生多次求换寝未果后选择自杀,学校被判次责,赔偿30万元!网友:学校应负全责!该生已向学校报告,校方既不制止吸烟者,也不给学生调换宿舍,已是渎职!造成成该生死亡,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渎职责任,并给予惩戒! (来源:红星新闻) 赖某刚进入这所学院,满心期待着大学生活能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然而,他所分配到的宿舍环境却让他陷入了无尽的困扰。 宿舍里一共 5 名舍友,其中 4 个都有抽烟的习惯。狭小的宿舍空间里,烟雾缭绕,刺鼻的烟味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赖某每次回到宿舍,就像进入了一个“烟雾迷宫”,呼吸都变得困难。 而且,舍友们还沉迷于游戏,每天都要玩到凌晨 2 点多才睡觉。夜晚,宿舍里回荡着游戏的音效和舍友们的欢呼声、叫骂声,那嘈杂的声音如同尖锐的针,一次次刺痛着赖某的神经,让他根本无法安心休息。 赖某实在无法适应这样的寝室环境,他多次鼓起勇气向辅导员反映情况,诚恳地表达自己希望换寝的诉求。 他满心期待着辅导员能够重视他的问题,帮他解决这个困扰。可是,辅导员却并没有把他的请求放在心上,只是轻描淡写地劝他要学会适应环境,还让他和室友好好沟通。 在辅导员看来,这或许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赖某来说,这却是他每天都要面对的巨大痛苦。 在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赖某内心的绝望如同潮水一般不断上涨。他感到自己仿佛被困在一个黑暗的角落,无人倾听他的呼喊,无人伸出援手。最终,赖某在极度的痛苦和绝望中,选择了跳河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当赖某父母听到这个噩耗时,仿佛天塌了下来。他们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抚养长大,看着他一步步成长,满心期待着他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可如今,孩子刚上大学就没了,这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狠狠地割着他们的心,让他们悲痛欲绝。 在翻看赖某手机聊天记录时,那些“再这样下去,我真要跳了,真的窒息”“我实在应不了”等极端言语,就像一道道绝望的呐喊,让人痛心不已。可即便如此,校方依旧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及时采取任何妥善的措施来处理问题。 赖某父母认为学校存在重大过错,于是将学校告上了法庭。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学校在处理学生在宿舍吸烟以及赖某要求更换宿舍等问题上存在不当之处,而且这些不当处理与赖某的自杀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学校应当承担次要责任,判定学院赔偿赖某家属各项赔偿款合计 302946.1 元。 然而,家属却觉得学校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毕竟孩子的死与学校长期的不作为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 这起悲剧绝非偶然,它暴露出学校在管理上的严重缺失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漠视。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当学生明确提出换寝诉求,且宿舍环境已经严重影响到其正常生活和学习时,学校本应高度重视,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可校方却敷衍了事,劝学生适应环境,这无疑是将学生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这种不作为,不仅是对学生基本权益的侵犯,更是对学生生命的不尊重。 在学生出现极端言语时,学校依旧没有引起重视,这反映出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和干预方面的机制形同虚设。 如果学校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或许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学校不能仅仅把责任推给辅导员,而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诉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 对于这起事件,学校承担次要责任远远不够。必须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渎职责任,给予严厉的惩戒,以儆效尤。 同时,这也给其他学校敲响了警钟,校园管理不能只注重表面的成绩和形象,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身心健康。 只有真正把学生放在首位,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而不是痛苦的牢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