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战况更新:俄一心两用兵力被分散,乌侧翼反攻意在解围城 11月17日,俄军小股步兵已渗透至红军城以北的新沙霍夫、伊万尼夫卡地区,且在库切里夫亚尔以南持续活动。同时。俄军在城区周边多点发起进攻,涵盖西北方向赫雷申内、北面罗丁斯克、东北方向克拉斯尼利曼等多个区域,却未取得经证实的实质性进展。 目前,俄军将波克罗夫斯克—米尔诺赫拉德突出部列为核心目标,计划以钳形攻势完成合围。其作战部署呈现明显的“一心两用”特征:中部军区第2合成集团军从西南方向推进,南部军区第51合成集团军(原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第1集团军)从东北方向包抄,南部军区第8合成集团军则以海军步兵部队策应助攻,形成三面围攻之势。 然而,俄军传统的多目标作战模式成效并不明显。第51合成集团军同时承担向波克罗夫斯克以北推进与压缩城区包围圈的双重任务,分散的兵力使其难以形成突破性攻势,下属第114、132摩托化步兵旅被迫在扎波维德内—伊万尼夫卡、马亚克—新沙霍夫等多条战线作战。 西南方向的第2合成集团军同样面临兵力分散的困境。该集团军在乌达赫内、科特林内地区的进攻行动,既要承担封闭西侧包围圈的任务,又试图向波克罗夫斯克城区及北部渗透,导致推进动能不足。尽管其10月下旬快速突入城区,但始终无法完全控制局势,城内“无明确前线”的巷战状态持续至今。战争研究所评估指出,俄军虽在兵力规模上占据优势,但伤已导致第51、第2合成集团军部分部队战力削弱。 为弥补兵力密度不足,俄军尝试利用大雾天气抑制乌军无人机活动,通过车辆运送部队强化城区攻势,并专门清理T-0504、O0544号公路,为增援米尔诺赫拉德的部队开辟通道。同时,俄军投入大量无人机部队参战,第51合成集团军第56独立特种作战营、第8合成集团军第68独立侦察营等单位的无人机操作员,分别在城区及多布罗皮利亚周边实施精准打击。但小股步兵渗透战术未能有效肃清波克罗夫斯克城内乌军,反而使部分俄军小分队陷入乌军“亚战术级包围”,难以形成有效协同。 针对俄军兵力分散的弱点,乌军将反攻重点锁定在多布罗皮利亚突出部根部,从东西两侧发起钳形反击,意图切断俄军合围兵力的后路。乌克兰军事观察员马绍韦茨证实,乌军反攻已迫使俄军转入防御,第51合成集团军不得不抽调主力抵御,显著缓解了波克罗夫斯克城区的防守压力。 在具体战场行动中,乌军形成多点反击态势。11月16日至17日,乌军在沙霍夫附近发起针对性反攻,牵制俄军在多布罗皮利亚东部的进攻动能;波克罗夫斯克城区内,乌军坚守北部阵地及顿涅茨卡铁路以南区域,持续打击俄军渗透部队,11月16日的地理定位视频显示,乌军正对城区北部被占建筑实施精准打击。与此同时,乌军第一亚速军等精锐部队在多布罗皮利亚方向取得关键进展,解放库切里夫亚尔等村庄,72小时内造成俄军千余人伤亡,迫使俄军更换第51集团军及下属第132旅指挥官。 乌军的反攻作战得到精准战术配合。其利用俄军战线分散的漏洞,集中力量打击突出部薄弱环节,同时以无人机部队持续压制俄军补给线。在作战序列运用上,乌军整合特种部队与常规兵力,针对俄军无人机威胁制定反制策略,有效遏制了俄军的渗透攻势。俄方军事博主承认,乌军在赫雷申内、里夫内、米尔诺赫拉德等多个方向的反击,已打乱俄军既定作战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