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采取措施,要求日本不得在法定领土(四岛)之外部署军力。已经部署的必须撤回,如琉球群岛必须非军事化。如日本违反该规定,则二战战胜国有权用强制手段将其非军事化。 提出该主张的目的,是对日本进行以军事力量为保障的法理威慑,打造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日本头上。该方案应首先由国内智库及影响力人士积极推动,于论坛及媒体上广泛造势,形成强势舆论,说白了就是对日本采取以右制右的策略,明确威慑方向与手段,形成可信威慑。 至于美国在日军力,则应要求其明确任务使命,其任务不得包含对二战胜利国的威慑性表述,而仅应明确为对日管束。 以上观点当然不是国家层面的实际措施,而是舆论战的一部分。西方擅长此道,动辄通过智库跟名人进行舆论威吓,而后渐渐形成实际战略。日本右翼的崛起,也是长期舆论灌输的结果,直至事实执政、事实挑衅、事实威胁。 自“修昔底德陷阱”论广为流传以来,国际社会就涌动一股消极的思潮,认为大国崛起必有一战。渐渐地,该思潮成为共识并根深蒂固,直至成为西方外交战略的基本依据。而后,西方无论在外交、经济以及其他往来上,多以国家安全为由率先展开对抗。直至今天,西方各国开始投入重金重新武装,从骨子里认定东西方一战不可避免。 人的行为很容易被舆论左右,当消极舆论(如修昔底德陷阱)长期占优时,人的行为就转向消极并合理化,这类似于开车的人怕撞电线杆却直直地撞上去。墨菲定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包括对日本在内的斗争里,舆论战不可不强,必须文武两手硬才行,尤其是民间智库等舆论战线不能缺位。从现在起,应全力塑造一种新的主张或者叫战略诉求——日本不得在四岛之外进行军事部署,其军事范围不得与战胜国合法关切重叠。具体来说,琉球群岛必须非军事化,且无论统一大业是否完成,这一要求都不会改变。 长期的强硬主张并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样是挑事儿、是唯恐天下不乱,相反,它是缓冲区,是避免敌对势力肆意妄为的保险栓。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舆论诉求120,实际结果100分。而那些看似四平八稳、合理适中的诉求,往往取法其中、仅得其下。就如同鸟的翅膀一样,必有左右两翼才能振翅高飞。现在,是培养我们在外交领域的右翼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