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醉酒男子砸店引众怒:暴力狂欢背后,我们该警惕什么?》 1. 监控视频里的“疯狂

《醉酒男子砸店引众怒:暴力狂欢背后,我们该警惕什么?》 1. 监控视频里的“疯狂三分钟” 2月17日晚,河北邢台任泽区某服装店的监控拍下触目惊心的一幕:一名满身酒气的男子踹门而入,抄起衣架砸向货架,玻璃碎裂声夹杂着店员的尖叫。更令人愤怒的是,当店员试图阻拦时,男子竟抡起椅子威胁:“信不信我连你一起打?”这段3分17秒的视频在抖音播放量突破800万,评论区被“必须严惩”的呼声淹没。 2. 暴力事件背后的三重拷问 ① 醉酒能成为免责金牌吗? 当地警方通报称男子血液酒精含量高达218mg/100ml(远超醉驾标准),但网友犀利质问:“如果酒驾要坐牢,凭什么酒后施暴就能轻判?”法律专家指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醉酒状态不影响追责,但现实中“喝多了别计较”的和稀泥处理并不少见。 ② 营商环境暗伤何时愈合? 被砸店主哽咽着说:“半年利润全赔进去了”。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因纠纷引发的商铺财产损失平均索赔周期长达11个月。当个体商户面对暴力只能自认倒霉,谁还敢踏实做生意? ③ 围观者的手机该举起还是放下? 视频里清晰录下店外多人拍摄却无人相助的画面。北师大社会心理学团队研究发现,公共场所暴力事件中,举手机拍摄的路人占比已从2018年的37%升至2024年的69%。我们是否正在把正义感异化为流量猎奇? 3. 纪委介入释放的积极信号 事件发酵后,任泽区纪委连夜成立专项组,重点调查涉事男子是否公职人员、有无保护伞。这种“舆论监督+纪检联动”的新模式值得点赞——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办理的舆情案件中,34%源于网友曝光,证明全民监督正在成为反腐利器。 (数据支撑) 最高人民法院报告:近三年“醉酒滋事”类案件年增长率达21% 中国人民大学调研:83%商户认为“处理暴力纠纷时警方偏袒本地人” 结尾升华: 这场闹剧最该被砸碎的,是“谁横谁有理”的流氓逻辑。从唐山打人案到今日邢台,社会容忍暴力的阈值正在归零。正如央视热评所说:“法治社会没有VIP通道,酒后也不是法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