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日军夜袭远征军野战医院,奸杀了3名女护士,次日一早,女护士方寿纯提议:把日寇引过来杀了吧! 方寿纯出生于1921年的湖北浠水中医家庭,早年接触医术基础知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她加入武汉战地护理培训,学习担架抬运和伤口处理技能。培训后投身武汉会战,负责伤兵救护工作。长沙会战中,她参与废墟挖掘伤员的任务。1941年中国远征军组建,她争取加入新一军野战医院。1942年初抵达印度兰姆伽基地训练,适应丛林环境,后分配到新38师野战医院,管理重伤员护理。那时她已成为医院重要成员,处理多国医护协作事务。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和印度边境设立野战医院,提供后勤支持。1942年医院位于印度东北部,英军卫兵调离后防御薄弱。日军56师团敢死队利用这一机会实施夜袭,针对女护士造成三名人员死亡。医院内部出现混乱,一些医护选择离开。方寿纯在事件后提出防御计划,建议通过表面松懈布置吸引敌人。计划获批准后,她指导护士学习射击,并布置哨位。几天后三名日军出现,被击毙,确认身份为56师团成员。这次行动获得上级认可,史迪威签署命令授予她军衔。 事件暴露医院情报泄露问题,方寿纯分析日军行动精准度,怀疑内部存在间谍。她建议继续使用类似诱饵策略,但调整为活捉目标。第三天夜晚五名日军被捕,通过审问揭露九人间谍网络。其中包括秋坂松木和伪装翻译李金,其真实身份为野田兽一郎,后自杀,其他成员被处决。医院随后加强内部检查,安全状况改善。盟军情报部门介入,扩展周边调查。 1944年滇西反攻,方寿纯随71军野战医院前往腾冲,参与伤员转运。途中遭遇伏击,她在受伤情况下保护设备。另一次带领伤员被困,她使用伪装方法摆脱日军,保存多数人员。她在腾冲整理经验,编写野战护理指南,涵盖丛林和高原告急救内容。盟军翻译指南并分发各部队,史迪威评价其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方寿纯在成都医院工作,结识美军医生康威,两人学习语言并结婚,生下女儿方励利。她因家庭责任拒绝移居美国,两人失去联系。她一生未再婚,将女儿送往美国求学。晚年1992年移居纽约,开办托儿所并从事义工。2019年6月在美国逝世,享年98岁,女儿捐赠其勋章给博物馆。 方寿纯的抗日事迹在历史记录中被多次提及,体现了女性在战争中的角色转变。传统中医背景让她具备基础医务能力,战争经历扩展了其应用范围。远征军野战医院多为临时设施,面对日军渗透时依赖医护自卫。她的提议和行动成为案例,影响了后续防御策略。盟军合作背景下,中国医护与国际人员交流,促进了医疗技术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