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广州车展最让我兴奋的不是新车,而是两个“不务正业”的消息:小鹏死磕人形机器人,理想杀入AI眼镜。作为《智算派》的主理人,我曾预测过:智能汽车只是AI时代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而非唯一。小鹏Iron:在探索物理世界的执行力。用造车的供应链造人,用做自动驾驶的逻辑做具身智能。理想眼镜:在探索数字世界的感知力。将AI助理从车内延伸到眼通过,抢占全天候流量入口。不管是何小鹏的“1-2倍社会价值”,还是李想的“最佳AI附件”,本质都是AI算力与能源管理能力的溢出。我在《一本书读懂电动汽车》和《一本书读懂Chatgpt》中提到的“能源+AI”双轮驱动模型,正在这些头部车企身上应验。未来的车企,要么进化成科技巨头,要么沦为代工厂。对于投资者和从业者来说,不要再用“汽车销量”单一维度去估值这些企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