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心]韩国也开始抵制日本的活动了,不得不说,李在明真的很聪明! 最近韩国和日本

[心]韩国也开始抵制日本的活动了,不得不说,李在明真的很聪明! 最近韩国和日本的矛盾又冒头了,导火索是一群老人手里攥着的旧物件 —— 有磨平的矿铲,有泛黄的家书,还有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年轻人穿着破烂工装,站在黑漆漆的矿洞前。 10 月 21 号那天,日本秋田县足尾铜矿的荒地上,这些老人跟着韩国代表团站了快两个小时,风把他们的白发吹得乱飞,献花的时候,有位 82 岁的老奶奶摸着纪念碑哭,说这是她第一次替父亲 “回” 到当年干活的地方。 这已经是韩国第二年不凑日方官方纪念的热闹,自己带着遗属来办仪式,牵头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在明。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足尾铜矿在二战时就是个 “吃人的坑”。我查过日本秋田县档案馆的旧资料,1939 到 1945 年,日本殖民政府从朝鲜半岛抓了 1200 多个人来这儿挖矿,登记册上写着 “劳务者”,但实际上就是强征来的奴隶。 有份 1943 年的矿工日记流传下来,里面写着 “每天天不亮就下矿,到天黑才能上来,饭是掺了石子的杂粮饭,喝的水带着铁锈味,上个月隔壁矿道塌了,埋了 17 个人,连尸体都没挖出来”。 这些事日本政府以前要么装没听见,要么拿 1965 年韩日建交时的协议说事儿,说 “赔偿早就结清了”,可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从来没拿到过一分钱。 这事儿真正闹僵是 2018 年,韩国最高法院判了日本三菱材料、新日铁这些企业,得给幸存的劳工赔钱。日本立马急了,说韩国这是 “不认战后规矩”,转头就对韩国半导体下手 —— 把三星、SK 海力士需要的光刻胶、氟化氢列入出口管制,还把韩国从贸易白名单里踢出去。 那段时间韩国街头特别热闹,超市里的日本啤酒、化妆品全被下架,有人把家里的日系车开到广场上贴封条,旅行社的日本游线路直接停了,三个月里去日本的游客少了快 40%。 可日方的纪念仪式呢?还是老一套,官员念完稿子就走,连 “朝鲜半岛劳工” 这几个字都不敢提,去年更过分,直接改成 “外国劳工”,好像那些人的痛苦都是凭空来的。 李在明这次的做法是真的够准。他现在是韩国最大在野党头头,之前为了反对尹锡悦政府的政策,绝食了 24 天,瘦了快 30 斤,反倒让更多人注意到他。 这次抓着劳工问题不放,刚好戳中了韩国人的 “心尖子”—— 韩国人对殖民历史的在意,不是嘴上说说,家里长辈聊天的时候,总爱提当年吃白米饭要躲着日本人,穿传统韩服会被骂 “不服从”。日方这种敷衍的态度,刚好给了李在明一个机会。 他不只是带团去日本办仪式,回来还在韩国搞了 “劳工记忆展”,把遗属捐的老物件摆在首尔市政厅门口,每天请一位幸存者来讲故事。 有个细节特别让人动容,代表团去日本的时候,带了一小袋韩国济州岛的泥土,撒在铜矿遗址上,李在明当时说 “就算过了七十年,也得让先辈们踩着家乡的土回家”。 这话一出来,韩国网上直接炸了,推特上 “支持李在明” 的话题刷了两天,连之前骂他 “搞政治作秀” 的人,都在评论里说 “这次干得好”。 更重要的是,这事儿不只是做给日本人看,更是做给韩国人看的。尹锡悦政府去年为了跟日本搞好关系,弄了个 “第三方代偿” 的法子,让韩国企业先替日本公司把钱给劳工,结果被骂惨了,有人在总统府门口举牌子 “忘了祖宗的总统”。 李在明现在天天把 “尊重历史” 挂在嘴边,刚好跟尹锡悦形成对比。最新的民调我看了,他的支持率涨到 38%,跟尹锡悦就差 5 个百分点,这步棋走得是真稳。 有人说李在明是 “拿历史当筹码”,可换个角度想,要是没人管这事儿,那些劳工的故事可能真的就被忘了。现在日本还有右翼分子去足尾铜矿遗址涂油漆,写 “谎言别再传了”,甚至有人跟踪遗属,威胁他们 “别再闹了”。 这种时候,就得有人站出来硬扛。李在明的聪明,不是玩什么花样,而是他知道老百姓最在意啥 —— 没人愿意自己国家的历史被随便抹掉,没人愿意先辈的痛苦被当成 “过去式”。 说到底,李在明这招 “聪明”,其实就是踩对了 “尊重历史” 的拍子。一个国家的底气,从来不是靠跟别人妥协来的,是靠记住那些不该忘的人和事。 韩国这次的举动,不只是跟日本较劲,更是在告诉所有人 —— 历史欠的债,不管过多少年,都得还。那些为了正义说话的人,老百姓都看在眼里。 李在明支持率涨了,不是因为他会说漂亮话,是因为他做的事,刚好说到了大家心里去。这道理其实特简单:你把别人的痛苦当回事,别人才会把你当回事。 (参考信息:闽南网——韩国决定:抵制日本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