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日本敢这么猖狂?一位日本老人的话,很有参考价值。之所以日本敢与中国叫板,就是因为日本早已养成了赌徒心理,赌这次日本会在美国的帮助下赢下来,但即便是输了,就退回岛国。 这还真不是他们有多大本事,而是赌徒心理刻进了骨子里,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的“低风险高回报”,让他们尝到了太多甜头。 熟悉点历史的都知道,日本这“赌徒本色”可不是近代才有的。早在明朝,丰臣秀吉就带着十几万人马打朝鲜,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吞掉中国,结果被中朝联军揍得丢盔弃甲,最后病死在伏见城。 可你猜怎么着?日本退回岛上后,明朝没派兵追着算账,只是要求他们上表称臣,连战争赔偿都没要。这就好比赌徒输了钱,拍拍屁股走人,本金还没亏多少,下次自然还敢上桌。 到了清朝末年,日本赌性发作得更厉害。1894年甲午海战,他们赌上全国财政打造的联合舰队,硬拼北洋水师。那时候清朝GDP是日本的好几倍,可日本把宝押在清朝的腐败上,果然赌赢了。 《马关条约》一签,2亿两白银到手,相当于日本当时七年的财政收入,还有台湾、澎湖列岛这些战略要地。这场赌局让日本赚得盆满钵满,也让他们认定“赌赢一次就能吃一辈子”。哪怕后来日俄战争打得多惨烈,他们还是靠赌赢了沙俄,把中国东北的权益抢了过去。 最疯狂的一次,是二战时赌上整个国家命运偷袭珍珠港。当时日本石油储备只够支撑半年,美国的石油禁运把他们逼到了墙角,索性孤注一掷。 刚开始确实占了便宜,东南亚的橡胶、石油资源攥在手里,连美国都被打懵了。可这场豪赌终究玩脱了,两颗原子弹炸得他们本土一片狼藉,关东军也被苏联红军秋风扫落叶般击溃。按说这该是赌徒输光家底的结局,可历史又给了日本一次“轻罚”的机会。 二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虽然判了,东条英机等战犯死刑,但大量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因为美国的“冷战需求”被保了下来。裕仁天皇作为战争的最高决策者,居然没被追究责任,还保留了天皇制。 更离谱的是,美国为了把日本打造成,对抗苏联和中国的前沿阵地,不仅没要战争赔偿,反而砸了大量资金帮日本重建。 短短二十年,日本就从战败国蹦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输了战争却赢了发展”的魔幻剧情,让日本的赌徒心理彻底固化——反正有大哥兜底,再疯的赌局都敢开。 现在日本的嚣张,本质上就是新一轮的豪赌。他们赌美国的“印太战略”会把中国拖入消耗战,赌台湾问题能成为牵制中国的棋子,赌自己能借着“安保合作”重新武装起来。 看看最近的动作就知道,日本防卫预算连续十二年上涨,2024年直接突破7万亿日元,还从美国买了大量“战斧”巡航导弹,射程能覆盖朝鲜半岛和中国东部沿海。如今更是修改了《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把中国定义为“最大战略挑战”,明目张胆地跟在美国身后叫板。 更可笑的是,日本还在玩“输了就跑”的老套路。他们在西南诸岛修了十几个弹药库和军事基地,在宫古岛、石垣岛部署反舰导弹,就是算准了一旦冲突爆发,这些岛屿就算丢了,本土还有琉球群岛和日本列岛作为屏障。 日本之所以敢这么赌,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吃透了美国的心思。美国需要日本在亚太当“马前卒”,日本就借着这股力扩军修宪;美国想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日本就跟着出台限制对华出口23种半导体设备的政策。 最近美国在冲绳搞“敏捷作战部署”,日本立马配合腾出基地;美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日本自卫队的舰机总会跟着“伴航”。这种“主子划圈,狗腿子冲锋”的戏码,日本演得越来越熟练。 可日本忘了,赌局的规矩从来都是由强者定的。以前他们能全身而退,是因为中国积贫积弱,美国需要养着他们。现在中国的GDP是日本的近四倍,海军舰艇数量比日本多三倍,东风导弹的射程能覆盖日本全境。 去年中国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穿越宫古海峡时,日本自卫队派舰机跟踪,结果被中国舰载机的警戒范围逼得节节后退,最后只能远远看着。这就是实力的差距——以前日本赌赢是因为对手弱,现在再赌,纯属拿国运开玩笑。 当然了,日本的赌局还有个致命漏洞——美国从来不是可靠的“兜底人”。当年越南战争,美国打不赢就撤了,留下南越政权被北越推翻;阿富汗战争,美国仓皇撤军,把扶持了二十年的加尼政府扔在原地。 现在美国国债突破34万亿美元,国内党派斗争激烈,真要是台海爆发冲突,美国会不会为了日本跟中国全面对抗?恐怕连美国自己都没底气。日本把国运押在这样一个“靠不住的大哥”身上,简直是病急乱投医。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的赌徒行为已经开始反噬自己。这种“政治绑架经济”“拿民生赌政治”的做法,早晚会让日本付出代价。 说到底,日本的嚣张不过是赌徒末路前的疯狂。他们沉浸在历史的“低风险回报”里无法自拔,却没看清现在的世界格局早已变天。 这场赌局,日本从一开始就输定了,区别只在于输得有多惨。大家觉得,日本的赌徒梦什么时候会彻底破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