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81年,台湾飞行员黄植诚,驾驶最先进的飞机向大陆投诚,却被后座飞行员察觉。黄

1981年,台湾飞行员黄植诚,驾驶最先进的飞机向大陆投诚,却被后座飞行员察觉。黄植诚一惊,随即说:“你要是不想回大陆,那跳伞吧!”   黄植诚,这人打小就跟别的台湾青年不一样,生在台湾的他,打记事起就听父辈讲大陆的故事,那些关于故乡山水、亲人团聚的念叨,像种子一样埋在他心里。   1973年从台湾空军军官学校专修班毕业时,他才二十出头,俊朗的眉眼配上过硬的飞行技术,很快成了台军内部的“明星飞行员”,同期学员里,数他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驾驭先进机型,连教官都夸他“天生就是吃飞行这碗饭的”。   短短几年,他就从普通飞行员升至上尉,手里握着最新型战机的操纵杆,台军高层更是把他视作未来空军的中坚力量,走到哪儿都是重点培养的对象,可谁也不知道,这颗被寄予厚望的“新星”,心里早就有了自己的盘算。   1981年8月8日的清晨,桃园机场还浸在薄雾里,黄植诚穿着笔挺的飞行服,脚步沉稳地走进停机坪,那天他要执行的是“例行训练”任务,身旁跟着后座的中尉许秋麟——一个刚从航校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   检查机身、调试仪表、与地勤人员简单交流,黄植诚的动作行云流水,脸上看不出半点异常,只有他自己知道,口袋里那张被摸得发皱的大陆地图,正灼烧着他的掌心,随着塔台一声“可以起飞”的指令,他拉动操纵杆,那架当时台军最先进的F-5F战机轰鸣着直冲云霄,很快就消失在晨雾中。   飞机爬升到预定高度后,黄植诚突然按下通讯器的关闭按钮,塔台的呼叫瞬间被切断,身旁的许秋麟还没反应过来,就听黄植诚用平静的语气说:“现在进行暗舱罩测试,你把罩子盖上。”许秋麟虽然有些疑惑,但出于对长官的信任,还是乖乖照做了。   就在暗舱罩落下的那一刻,黄植诚猛地调整航向,战机朝着大陆的方向急速飞去,舱内的仪表盘上,坐标不断变化,每靠近大陆一寸,他的心跳就加快一分,不知过了多久,许秋麟感觉飞机航向有些不对劲,执意要掀开暗舱罩,当他看到窗外陌生的空域时,瞬间慌了神,声音都带着颤:“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黄植诚深吸一口气,握着操纵杆的手没有丝毫动摇,回头冷冷地看了许秋麟一眼,一字一句地说:“我要回大陆,你要是不想回,那你跳伞吧!”这话掷地有声,许秋麟愣在原地,看着黄植诚坚定的眼神,知道他不是在开玩笑。   犹豫了几秒后,许秋麟咬咬牙,打开了跳伞舱门,随着一阵气流涌动,他的身影消失在机舱外,黄植诚没有多余的时间感慨,迅速调整好战机姿态,继续朝着既定目标飞去。   其实早在他出发前,大陆方面就已经收到了消息,空军部队早已做好接应准备,当黄植诚驾驶的战机出现在大陆空域时,几架歼击机迅速升空护航,一路将他引导至福建某机场。   随着战机平稳降落,舱门打开的那一刻,黄植诚走下舷梯,脚踩在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上,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他用力跺了跺地面,仿佛要确认这不是梦,嘴里喃喃着:“终于回来了,终于到家了。”   黄植诚的投诚,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他带来的那架F-5F战机,是当时台军的主力机型,里面藏着不少台军的军事机密,这些宝贵的情报为大陆空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而对台军来说,这样一位“明日之星”的叛逃,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士气一落千丈,不少飞行员的心理防线都出现了动摇,后来有人问黄植诚,当时有没有害怕过,他笑着说:“怕什么?回家的路,再难走也值得。”   说白了,黄植诚这一辈子,就认“回家”这两个字,在台湾的那些年,他顶着“天之骄子”的光环,却始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直到踏上大陆的土地,那颗漂泊的心才真正落了地,他放弃了在台湾的锦绣前程,选择了一条充满未知的路,靠的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骨子里那份对祖国的眷恋,反观那些总想搞分裂的人,跟黄植诚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   你说,是什么样的信念,能让一个人如此果断地放弃一切,只为回到祖国怀抱?评论区里大伙儿都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