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白嫖上瘾了!”11月19日上海报道,一小伙十天内连续约了5名女子约会开房,匪夷

“白嫖上瘾了!”11月19日上海报道,一小伙十天内连续约了5名女子约会开房,匪夷所思的是,小伙竟然一分钱都没花,都是约会的女子付的款。几天的时间,让这5名女子付出了5万元。最终,小伙还是栽了。   11 月上海某网吧,烟雾缭绕中,陈某戴着新款耳机专注打游戏,耳机线还连着充电宝。   民警拍他肩膀时,他下意识把手机往怀里藏,屏幕上还停着和女生的聊天界面。   桌上散落着外卖盒,旁边放着一叠 “点钞练功券”,正是他诈骗 5 名女子的核心道具。   而第五位女生发现陈某失联后,先去酒店前台查了保险箱记录。   工作人员说 “上午有人凭密码取走了里面的东西”,她心里一紧,赶紧让酒店打开保险箱。   看到里面只有几张印着 “练功券” 的纸片时,她腿一软,坐在走廊长椅上哭了起来。   冷静后,她翻出和陈某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还有酒店入住单,整理成文件准备报警。   当第五位女生带着材料到派出所,民警听完情况后立刻调取酒店监控。   监控显示,陈某当天早上 7 点多就从酒店离开,手里拎着个新袋子,里面装着刚买的衣服。   通过网吧上网登记信息,民警查到陈某常去的几家网吧,最终在离酒店 3 公里的网吧找到他。   抓捕时,陈某还试图删除手机里的 “练功券” 照片,却被民警及时制止。   2025年10 月中旬,陈某在社交软件上打造 “投资经理” 人设时,专门研究了同类账号的内容。   他从网上下载写字楼、机场贵宾厅的照片,配上 “项目对接中,忙到没时间吃饭” 的文案; 还抄了些 “年化收益率”“风控模型” 等术语发朋友圈,甚至用修图软件做了假的合同截图。   第一位女生后来回忆:“看他朋友圈每天都在谈项目,觉得他应该是真的有实力。”   第一位女生和陈某约在西餐厅时,他提前半小时到,先跟服务员确认 “能否分开结账”。   点餐时他故意问 “这家和牛是不是 M9 级”,还说 “上次和客户来吃觉得口感不错”;   结账时他假装刷了几次卡,然后说 “怎么又限额了,最近转账太多”,女生果然主动付钱。   后来女生发现,那家西餐厅的和牛套餐,陈某只在约会时点过,平时自己只吃 15 元的盒饭。   10 月,第二位女生送陈某新手机壳时,他特意说 “我这个旧壳用了三年,一直没换”。   其实他前几天刚扔了个从二手市场淘的旧手机壳,就是为了让女生觉得他 “节俭不铺张”; 晚上吃夜宵时,他又说 “我对吃的不讲究,随便吃点就行”,却点了 300 多元的烧烤,最后还是女生付钱。   女生后来告诉民警:“觉得他不像其他男生那样炫耀,反而更让人信任。”   第三位女生借陈某 5000 元时,他还写了张手写借条,说 “我这人最讲信用”。   借条上的身份证号是真的,但地址写的是他早已搬离的工厂宿舍; 他还说 “下周项目回款就还你”,其实那周他根本没对接任何项目,每天都在网吧打游戏。   民警调查时发现,那张借条后来被陈某揉成团扔在了网吧垃圾桶里,幸好被保洁员捡到保存了下来。   陈某陪第四位女生买领带时,故意选了条 800 元的,然后说 “太贵了,不用这么破费”。   女生坚持要买,他假意推辞后收下,转头就把领带挂在网上卖,还标注 “全新,朋友送的”; 当天晚上和第五位女生约会时,他又说 “我平时穿休闲装多,很少戴领带”,完全没提刚收了领带的事。   第四位女生看到警方通报后,才知道自己送的领带被陈某转卖,气得当场删掉了所有聊天记录。   警方联系到前四位女生时,她们都不敢相信自己被骗了。   第一位女生说 “我还以为他只是暂时资金周转不开”,第三位女生则后悔 “不该轻易借钱给他”;   民警给她们看了陈某的真实情况 —— 没工作、没存款,一直靠骗来的钱生活,她们才彻底清醒。   截至调查结束,警方共追回被骗资金 3.2 万元,剩下的 1.8 万元被陈某用于买衣服、耳机和上网消费。   如今,陈某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提起公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这场用 “练功券” 编织的骗局,最终以陈某的落网告终,也给所有网上交友的人敲响了警钟:真正的实力从不需要刻意炫耀,过度包装的 “完美人设”,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陷阱。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8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