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除掉不听话的萨达姆;“9.11”

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除掉不听话的萨达姆;“9.11”后给美国民众一个交代;告诉全世界美国的实力仍然是世界第一……我们也可以从美国军工复合体的角度去考虑这场战争爆发的必然。 “军工复合体”一词由艾森豪威尔在总统告别演说中首次提出并警告世人,是以美国军方、国防工业、国会及相关利益集团组成的庞大利益联盟,代表企业有波音、通用、洛克希德·马丁……他们崛起于二战,在冷战时期达到了巅峰。 冷战时期抓住苏联这个意识形态的敌人,造核弹、造战机、造航母……这些企业赚的盆满钵满,作为回报他们一来对总统候选人提供政治献金,二来利用“旋转门”机制为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提供高薪再就业岗位。 但这一切的美好都在90年代初结束,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海湾战争的结束,老布什与克林顿是真裁军啊!军费从GDP的5.2%降到了3.0%,现役兵力直接砍掉36%,各种武器项目能停的停,能砍的砍……吃惯了军贸红利的复合体们岂会罢休。 “9.11”发生后,军工复合体们欣喜若狂,撺掇着美国史上最强副总统迪克·切尼对伊拉克开战,切尼一边游说小布什,一遍忽悠鲍威尔拿着“洗衣粉”在联合国控诉伊拉克,并说出那句著名的:“1%威胁……就要100%的去应对!” 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相继爆发,军工复合体从枷锁中解脱并变本加厉的报复在美国政府身上,比如9万美元一袋的螺丝,1200美元一个的咖啡杯,1万美元的马桶盖……以及再也控制不住的美国国债! 2003年美国为什么对伊拉克开战美国入侵伊拉克 撤军伊拉克 美国驻军伊拉克 伊拉克石油政策 伊拉克问题 伊拉克战争为何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