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东西,就当我闹觉了 说说这次的 众筹价格, 坦率的讲,前挡➕Thor ,这件事儿本身除了节约成本平摊三费来说,对于24款消费者单赢双不亏吧。这里有问题了,为什么单独为24款的车主进行更换,我想更多的原因在于企业对于年款更迭逻辑错误和24年6-8月对于消费者的销售行为变形而造成的损失才做出的难而正确的决定,这是新极氪团队以及车主委员会的努力。这里,我们感谢一下…就不。 当然, 关注一点,这结果不是极氪怕“死”也不是因为车主闹得凶,毕竟2025年极氪的改观目前来说,有目共睹,该夸得夸。 反观近四年国产力量的崛起,终结了某种不对等,同时也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一种权利回归——“投诉有门”成为底线服务。我们终于能够站着消费,也终于期待到了平等的尊重。这一点,我得给它们点赞,毕竟现在我的迈巴赫小电瓶还亮着故障灯,我得认。 当然如果话仅仅到这,你们就准备开骂说“呐呐呐,这名“极氪koc”要开始洗了” 对于这一点,我说实话,此类人群真就是电影上说的那种“只算个碳基生物了”我其实一点都没为你们生气过,因为我们确实不相为谋。 冷静一下, 其实,不知道车企们有没有感觉,不论哪家车企,这里不做拉踩,其实一种危险的倾向正在滋生。小部分非消费者或者极少部分真实消费者群体已经将“顾客是上帝”的商业谦辞,曲解为无限索取的许可证。甚至已经将维权武器化,稍有不满便高举“支持国货”的道德旗帜,在社交媒体发动“圣战”,车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就是拍个视频,而不是打sos。 聊到这,应该得有人骂我走狗了,我见识了某品牌大起大落,媒体造神的起起伏伏,所以非常清醒,这里劝诫两句就当自勉,你们别难过… 从前购买合资,BBA的我们跪着维权,无人听见;如今躺着讹诈,震耳欲聋。 国产车的崛起,给了我们站起来的底气,不是让我们骑在别人头上的梯子。这次众筹直接换前挡索尔,那次某家众筹给国产车带了个好头(虽然失败告终),还有那次降价给人民“价格平权”。这其实是好事,但不意味着你我他都适合现在购买新能源,所以这边还是劝一句:油车思维购买电车,本质是错的,能不买,我们尽量不买。再等等。 一个健康的市场,培育的是有尊严的消费者,而非巨婴式的“上帝”。支持国货,是为了让民族产业有尊严地屹立于世界,而非滋养家门口的“土皇帝”。华为能成,小米能做,吉利能火,蔚小理也能带头。 成熟消费社会的标志,不是少数人能当“爷”,而是所有人都能有尊严地完成每一次公平的交易。这需要我们共同捍卫——在主张权利时不卑,在行使权利时不亢。 我们都有彼此支持的国牌,是为了让它们有资本和魄力去创新、去负责,而不是把它们逼成一个只会下跪道歉、无底线填坑的“赎罪者”。 嗨,反正已经这样了…但是总要有文字说几句…哪怕这不算光… 就当我,废话连篇吧。